過岳公故居
赤腳踏層冰,素蟾浴清水。
可憐偷桃兒,竟以寒餓死。
木瓢掛空壁,蠹冊堆破幾。
有子如矮奴,踉蹌入城市。
赤腳踏層冰,素蟾浴清水。
可憐偷桃兒,竟以寒餓死。
木瓢掛空壁,蠹冊堆破幾。
有子如矮奴,踉蹌入城市。
光著腳踩在厚厚的冰層上,潔白的月亮如在清水中沐浴。可惜那偷桃的孩童,竟然被寒冷餓死。木瓢掛在空蕩蕩的墻壁上,被蟲蛀的書籍堆在破桌子上。有個兒子像矮小的奴仆,跌跌撞撞地走進城市。
素蟾: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稱月亮,素表示潔白。
偷桃兒:可能是泛指貧寒人家的孩子或有某種寓意的孩童形象。
蠹冊:被蟲蛀蝕的書籍。
矮奴:形容身材矮小、卑微的人。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路過岳公故居之時。當時岳公可能已經家道中落,其家人生活困苦,詩人目睹此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岳公故居的破敗和家人生活的艱難,突出了社會中貧困階層的悲慘境遇。其特點是通過白描手法生動展現場景,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部分人群的生活狀況。
絕壑疑無地,捫蘿忽扣關。禪心無寂寞,流水共潺湲。日氣銜山紫,花枝泣露斑。危橋齊木末,時見老僧還。
高臺聊賦別,諸子更相從。水落潮痕出,云開樹影重。漁歌回曲浦,僧磬度雙峰。慣識江湖意,無論去住蹤。
我性同共如來合,
莫怪山僧情義薄。
與君相見不相知,
自脫方能解彼縛。
半生蓬艇弄煙波,
最愛三湘欸乃歌。
擬作此行公勿怪,
胸中詩本漸無多。
魯墻絲竹千年在,
寂寞朝歌莽一丘。
突有浮屠延望眼,
何因駐得墨家流。
霏霏漫山雨,漠漠空江晝。
雙櫓悽未停,孤篷寒欲透。
天昏日易夕,谷轉風還驟。
杳靄沒煙帆,料峭出堤堠。
客發變何早,鄉心感多舊。
前灘近衡陽,春雁仍為覯。
鍊礦成金得寶珍,
鍊情成性合天真。
相逢此理交談者,
千百人中無一人。
娃兒十八嬌可憐,亭亭裊裊春風前。天上仙人玉為骨,人間畫工畫不出。
小小油壁車,軋軋出東華。金縷盤雙帶,云裾踏雁沙。
一片朝云不成雨,被風吹去落誰家?
少年豈無恩澤侯,金鞍繡帽亦風流。不然典取鹔鹴裘,四壁相如堪白頭。
金谷樓臺悄無主,燕子不來花著雨。只知環佩作離聲,誰向琵琶得私語。
無情鸂鶒翡翠兒,有情蜂雄蛺蝶雌。
勸君滿酌金屈卮,明日無花空折枝。
幽人依碧嶼,愛客走瑤緘。
為問朝陽石,因過避暑巖。
荒臺擎翠蓋,曲水卸孤帆。
談笑終無厭,西山日未銜。
肅事祠陵寢,聯鑣過雁堂。侵階知檜臘,酌水識泉香。寶葉澄秋霽,曇花散夕陽。坐觀魚躍處,還似在濠梁。
路轉丹梯遠,蒼茫聽午鐘。蓮花隨地涌,寶樹自云封。日映毫光現,煙深塔影重。誰知人境內,亦有竺乾峰。
萬木春來花滿枝,
忽來忽去迭無時。
此中還有此中意,
說向傍人人不知。
方姚緒論盈天下,今日宗風大暢時。
介士投戈爭北面,島人修贄亦先施。
獨從元賞標三味,未肯卮言附九師。
定稿晚年看紙貴,醰醰至味幾人知。
門外沙鷗忽散群,云何飛矢遠尋君。
今身莫是前□干,異世寧無后子云。
早歲多言生悔吝,暮年雙聵斷知聞。
吾兒謹勿趨華藻,寧使班書議少文。
金鯽魚猶涵藻澗,
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轉眼皆泡幻,
勘破須饒老作家。
歲晚憐君不我遐,
門前老樹正槎枒。
小山空自歌招隱,
夜靜人閒落桂花。
吳江楓落水通橋,斜月將沉斗轉杓。兩岸秋聲隨籟發,半篷寒影帶波搖。
漁舟乍起吹殘火,估舶爭開趁早潮。幾度吟詩憶張繼,鐘鳴山寺夜迢迢。
招提遙隔闔閭城,夜半蒲牢吼地鳴。度嶺微分山市曉,穿林偏帶野泉清。
高低夐徹三千界,次第頻連百八聲。獨有思親情倍感,烏啼月落夢魂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