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文山 其二
金骨神仙玉色人,千霜萬雪見吾真。
圣賢盡節(jié)心彌壽,天地為棺道不貧。
河漢橫流豪杰淚,風霆怒發(fā)鬼神嗔。
先生出入騎箕尾,長現(xiàn)綱常四大身。
金骨神仙玉色人,千霜萬雪見吾真。
圣賢盡節(jié)心彌壽,天地為棺道不貧。
河漢橫流豪杰淚,風霆怒發(fā)鬼神嗔。
先生出入騎箕尾,長現(xiàn)綱常四大身。
您有著如神仙般的風骨、美玉般的氣質,歷經(jīng)無數(shù)艱難困苦展現(xiàn)出本真自我。圣賢堅守氣節(jié),精神愈發(fā)長久,即便以天地為棺,道義也不會貧乏。銀河橫流,恰似豪杰悲憤的淚水;狂風雷霆怒號,仿佛鬼神也為之嗔怒。先生仙逝后能與星宿相伴,永遠彰顯著綱常的偉大精神。
金骨神仙玉色人:形容文天祥有超凡的風骨和氣質。
千霜萬雪:比喻經(jīng)歷無數(shù)艱難困苦。
彌壽:更加長久。
河漢橫流:銀河橫流,形容淚水如銀河般洶涌,表達極度悲憤。
騎箕尾:指人去世后靈魂升天,與星宿相伴。
綱常四大身:綱常指三綱五常,四大指天地人,這里指文天祥彰顯了綱常的偉大精神。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他堅決抵抗元朝入侵,兵敗被俘后寧死不屈,最終英勇就義。此詩是作者為悼念文天祥而作,表達對他堅守氣節(jié)、為國盡忠精神的敬仰。
這首詩高度贊揚了文天祥的高尚氣節(jié)和偉大精神。詩中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多樣的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了文天祥在艱難困境中堅守道義的形象。它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對英雄人物的歌頌和對民族氣節(jié)的弘揚,具有較高的思想價值。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細腰爭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來。
昔年凄斷此江湄,風滿征帆淚滿衣。 今日重憐鶺鴒羽,不堪波上又分飛。
清絕東湖舊看詩,夜窗風味許誰知。 眼花頭白今憔悴,不似向來燈下時。
梅花過了仍風雨,著意傷春天不許。 西園詞酒去年同,別是一番惆悵處。 一枝照水渾無語,日見花飛隨水去。 斷紅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
江北江南,青山占盡,臺觀高處。擊楫狂吟,憑欄危眺,潮打孤城去。吳頭楚尾,此間天限,空有射鷗人住。看殘陽、蝸蠻一角,中興氣競龍虎。 金焦入眼,樓船東下,銷得英雄一顧。白帝城邊,有情鄉(xiāng)水,應過夔門路。昔年沉陸,戰(zhàn)場荒草,換了酒旗戲鼓。重陽近、茱萸舊會,故人健否。
泮水題名記,靈光獨此翁。 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 湖海襟期別,風濤患難同。 斯人寧復得,些罷涕無從。
碧紋圓,紅暈皺。一寸芳心,解護花前后。憶著單綃初試酒。
玉臂酥瑩,交枕銷魂驟。
掩雙襟,憐半袖。熨遍輕盈,細細相思扣。恁使衣香和夢舊。
為貼冰肌,也占新來瘦。
秋病無名廢酒尊。水西亭榭易黃昏。獨經(jīng)游地最銷魂。
花影自行橋上月,篴聲如見曲中人。燕梁何處起清塵。
楓老樹流丹。蘆花吹又殘。系扁舟、同倚朱闌。還似少年歌舞地,聽落葉、憶長安。 哀角起重關。霜深楚水寒。悲西風、歸雁聲酸。一片石頭城上月,渾怕照、舊江山。
泊秦淮雨霽,又鐙火,送歸船。正樹擁云昏,星垂野闊,暝色浮天。蘆邊,夜潮驟起,暈波心、月影蕩江圓。夢醒誰歌楚些?泠泠霜激哀弦。 嬋娟,不語對愁眠,往事恨難捐。看莽莽南徐,蒼蒼北固,如此山川。鉤連,更無鐵鎖,任排空、檣櫓自回旋。寂寞魚龍睡穩(wěn),傷心付與秋煙。
又東風喚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陽小立,人影珊珊。避地依然滄海,險夢逐潮還。一樣貂裘冷,不似長安。 多少悲笳聲里,認匆匆過客,草草辛盤。引吳鉤不語,酒罷玉犀寒。總休問、杜鵑橋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鴻去,莫倚闌干。
夢遠瀟湘,雨絲寒、半折簾波垂曉。芳晨換了。畫里媚香人杳。
疏苔院宇,記同說、味秋懷抱。經(jīng)幾度、風剪冰鋤,怨入玉琴凄調。
紋紗素蟾低照。奈姮娥更妒,同心花好。飄零瘦影,暗指鬢邊春老。
蘅皋步冷,怕難喚、倩魂飛到。空自倚、滴露閒階,醉吟恨稿。
經(jīng)春閉戶。人不思量處。驀地花神通一路。留得神仙肯住。相歡忘卻無家。對花細引流霞。此日詩來腸斷,望君東海西涯。
蜂房蟻戶。總是容身處。腳底東西南北路。萬古人行人住。出家何必離家。求仙不用餐霞。但得花開酒美,老夫歡喜逾涯。
遙看疑是梅花雪。近前不似梨花月。秋入一簪涼。滿庭風露香。舉杯香露洗。月在杯心里。醉眼月徘徊。玉鸞花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