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道中
一片秋云妬太虛,窮荒漠漠走群狐。
西瓜黃處藤如織,北棗紅時樹若屠。
雪塞搗砧人戍遠,霜營吹角客愁孤。
幾回兀坐穹廬下,頼有葡萄酒熟初。
一片秋云妬太虛,窮荒漠漠走群狐。
西瓜黃處藤如織,北棗紅時樹若屠。
雪塞搗砧人戍遠,霜營吹角客愁孤。
幾回兀坐穹廬下,頼有葡萄酒熟初。
一片秋云似乎在嫉妒晴朗的天空,廣闊荒漠中一群狐貍奔跑。西瓜成熟處瓜藤交織,北棗紅透時棗樹像被染過。在積雪的邊塞,有人在遠處戍守,搗衣聲傳來;霜寒的軍營中號角吹響,客居之人倍感孤獨哀愁。好幾次獨自坐在帳篷里,幸虧有剛剛釀好的葡萄酒。
妬(dù):同“妒”,嫉妒。太虛:指天空。
窮荒:指荒遠之地。
屠:這里形容棗樹被棗子的紅色染得像被血洗過一樣。
搗砧(zhēn):搗衣,古代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石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制衣服,多于秋夜進行。
兀坐:獨自端坐。穹廬:游牧民族居住的帳篷。
頼:同“賴”,依靠。
作者可能在游歷或任職于通州等地時創作此詩。當時塞外生活條件艱苦,環境荒寒,詩人客居于此,目睹塞外秋景,觸發了內心的孤獨和愁緒,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描繪了塞外秋天的獨特景象,展現了邊塞生活的艱苦和詩人的孤寂。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色的生動描寫,也有對自身情感的抒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塞外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生活狀態。
萬山環合中獨虛,世傳內有神明墟。側身俯視驚怪吁,老眼不辨云模糊。巉巖漸下勢漸舒,石壇坡陀席可鋪。恍如身入佛老廬,四壁洶涌青紅殊。天吳紫鳳坼海圖,黿鼉?睒虎豹狙。罘罳梁柱相拄扶,靈官岌嶪高冠裾。神媼相將行步徐,七寶炫耀穹浮屠。石床橫陳丹灶孤,玄門有路忽若無。蘚磴登降我仆痡,通明有穴尋歸途。不知造化開辟初,誰此鐫刻誰剜刳。頗聞孫氏紀赤烏,霹靂下劈山之隅。人間始得窺仙都,又聞有路通太湖。金庭玉柱嚴禹書,自慚骨凡氣濁粗。欲往不得將何如,欲往不得將何如。
青眼橫承百尺樓,尊前何物慰離愁。丹山月老寒棲鳳,白石云荒夜飯牛。屬國才名猶奉使,輕車勛業漫封侯。期君對挾飛鯨去,小作人間汗漫游。
一生狂殺老猶狂,只炷先生一瓣香。不為渠儂在廊廟,無端將相更文章。江南海北三千里,玉唾銀鉤十萬行。早整乾坤早巖壑,石湖風月剩分張。
日落潭水綠,松間聞子規。征途一萬里,江月每相隨。王事有程度,人心多險巇。周詢庶有濟,驅涉不知疲。
淺淺輕車穩便休,何須高蓋與華辀。短轅不作王丞相,下澤聊為馬少游。
深宵雨墜,侵到苔痕青不寐。淚眼潸然,夢里清音二十年。人間別久,如海相思歸去否?故曲終時,祈汝安眠悲莫悲。
片輕帆、水遠山長。鴻雁將來,菊蕊初黃。碧海鯨鯢,蘭苕翡翠,風露鴛鴦。問音信、何人諦當。想情懷、舊日風光。楊柳池塘。隨處彫零,無限思量。
圓通山上海棠嬌,重讀花潮舊夢遙。始信昆明好天氣,英魂毅魄已難招。
溝水泠泠草樹香,獨穿支徑入垂楊。薺花滿地無人見,唯有山蜂度短墻。野店蕭蕭掩竹門,岸沙猶記履綦痕。東風枉是吹花急,綠盡平蕪卻斷魂。
五月行秋令,新寒奪盛溫。萋萋云色暝,颯颯雨聲奔。啟戶涼風進,臨溝驟浪喧。連山浮海氣,大陸走河源。巳阻金門謁,疑將華屋翻。夜更燈燭坐,晝輟簿書煩。豁霽思長劍,歸棲憶故園。解誦愁霖作,泥中非遁言。
嗣圣登皇極,真儒秉大鈞。三宮方愷樂,萬宇浸熙淳。碧落龍髯去,青山馬鬣新。衣冠同墮淚,桃李失陽春。
東風吹水浴平沙,鸂鶒鸕鶿滿釣槎。去日翟公猶有客,到來潘岳已無花。溪鱗呷雨層層浪,水碓舂云處處家。白石青松如畫里,臨流乞得惠泉茶。
系馬荒林下,蕭條對古墳。傷心逢斷碣,揮淚讀遺文。宿草今誰泣,清?不可聞。空馀三尺劍,落日掛楸枌。
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山谷為亢,金躍始曠。居學為修,木榮眾求。尊彊為治,如火灼視。江海無為,似水推移。導引作壽,土則坤久。四時相守,民莫不有。民各知子,鮮克知母。水火木金,反為土沉。義仁智禮,是古非今。此惟圣德,澹然無極。眾美從之,以歸至域。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名同帝,與一同流。純素之一,惟神在室。干越不用,其寶倍密。不虧其純,其純乃真。不雜其素,其素乃具。乃真乃具,五星天聚。
甚處追前味,醒時已惘然。愁絲織夢窄難穿。記得二年蕉鹿,彈指解情禪。眉目依稀在,心花次第寒。鏡中身世蛻中蟬。減了蘋波,減了木蘭船。減了木蘭船上,是我舊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