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蟋蟀一何多,曉夜鳴不已。
居然聲相應,各為氣所使。
零露聊飽蟬,落葉才庇螘。
秋風滿庭砌,安能久居此。
愁聲不欲聽,我聽差可喜。
平生勝負心,一笑付童子。
蟋蟀一何多,曉夜鳴不已。
居然聲相應,各為氣所使。
零露聊飽蟬,落葉才庇螘。
秋風滿庭砌,安能久居此。
愁聲不欲聽,我聽差可喜。
平生勝負心,一笑付童子。
蟋蟀啊,怎么這么多,從早到晚叫個不停。它們居然聲音相互呼應,各自被意氣所驅使。寒露只能讓蟬勉強飽腹,落葉僅夠螞蟻遮蔽。秋風布滿了庭院臺階,它們怎么能長久待在這里呢。哀愁的叫聲本不想聽,我聽了卻覺得有些歡喜。平生爭強好勝的心,一笑間都交給童子啦。
一何:多么。
曉夜:早晚,日夜。
居然:竟然。
氣:意氣。
零露:寒露。
聊:姑且。
庇:遮蔽。螘:同“蟻”。
庭砌:庭院的臺階。
差:略微。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是在秋季,詩人看到蟋蟀等秋景觸發感慨。可能詩人經歷了一些人生起伏,從而有了對勝負的新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人生勝負的超脫態度。其特點是借物抒情,以秋景中的蟋蟀等為載體,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觀察和深刻思考。
蒲抽翡翠茸茸,花落胭脂片片。曉來戲唼游魚,雨霽綠波如練。
西城別苑勝瀛洲,十里平湖靜不流。岸草離迷橋畔雨,宮槐隱映水邊樓。聲傳簫管三天近,香散芙蓉六月秋。信道吾皇簡游幸,石鯨飛處鎖龍舟。
駿馬驕嘶懶著鞭,晚涼騎過御樓前。宮娥不識中書令,借問誰家美少年。
懷才難遇孰憐君,陋巷蕭騷寄此身。清逸豈緣因姓李?徙流未必是誅神。詩林花比杏林燦,薦草無如吟草親。滿篋盈箱仍未輟,于今世上幾多人?
往跡沉埋欲問天,湘湖秋水漾漪漣。一舟橫越八千載,要挽神光太古前。
風落千山雨夜鳴,時因歸夢識宣城。欲知溪路行多少,已過徽州第五程。
賢配無前古,傳家有子賢。四靈來薦瑞,一鶚已摩天。蒿里迷長夜,悲笳慘暮煙。蕭蕭原上路,猶想駕云軿。
雨橫風狂,者番逗起心情惡。綠楊樓角,春去無人覺。花月當年,著意銷眉萼。如今錯。舊盟新約,一例空拋卻。
中庭殘花欲墮枝,瞥見還疑初發時。自開自落不成態,乍雨乍晴將殢誰。辭病敢言書作癖,問醫端誦藥為師。潘輿故里真無恙,王馭天涯返恨遲。
丁零海上節毛稀,幾望南鴻近塞飛。泣盡白頭相別淚,少卿留虜子卿歸。
風流沈傳師,浩蕩江海姿。默庵豈誠默?開口譚書詩。興來捉筆畫樹石,溪深岸高浪波白。豪端無非篆籀法,折鐵中郎此其式。世人貴耳賤目者,于此卻令三嘆息。
山行興未窮,復登白云嶠。石上識曾游,墨花破孤峭。鄰僧尚未見,知有幽人到。
翩翩雙白鵠,乃從何方來。千里一返顧,萬里一徘徊。不見王子喬,飛鳴有余哀。棲托瀟湘渚,毛羽何摧頹。饑乏瑯玗食,凡鳥長相猜。愿得同心侶,聯翮舞瑤臺。徙倚瓊樹間,回首謝塵埃。
當唇一齒齲,將脫根槎枒。棘舌妨噍食,致憂豈云些。動搖苦浮危,軼出奈參差。疑口常沮枚,比眼如礙沙。山水失嘯歌,日夕人嘆嗟。終知莫附斷,且怪久戀車。憯憯滋流涎,數數撫斷槎。欲拔涉梭誚,希生聞藥涂。聊存徒為耳,卒去何快邪。大似狡酷吏,作孽鬧公衙。還如敗劣子,騖外莫安家。但得噴一嚏,迸落從谽谺。嚼肉補空窾,呼酒洗豁厓。掀髯捫其馀,幾輩棲殘鴉。作詩尚有告,伴老衍歲華。從邁勿以類,留二學呂誇。湖鄉堪養老,鮮美多魚蝦。
困多病不如,塵生風自卷。蕉心先雨開,菱花后時剪。宿有錦字書,教兒枕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