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二首 其一
圣王創立制,先務正經界。
群侯肆兼并,井田隨破壞。
經界紊其坊,曷所辨中外。
三王化邈矣,五霸迭相代。
仲父作內政,兵與農胥頼。
列辟已無周,重俾宗且戴。
偉哉九合功,愿執鞭相待。
圣王創立制,先務正經界。
群侯肆兼并,井田隨破壞。
經界紊其坊,曷所辨中外。
三王化邈矣,五霸迭相代。
仲父作內政,兵與農胥頼。
列辟已無周,重俾宗且戴。
偉哉九合功,愿執鞭相待。
圣明的君王創立制度,首先致力于劃定土地的分界。諸侯們肆意兼并土地,井田制隨之遭到破壞。土地分界的規則被打亂,哪里還能分辨內外。三王的教化已經久遠難尋,五霸相繼交替。管仲制定國家內政,讓兵和農相互依賴。諸侯們已經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管仲又使他們重新尊崇并擁戴周王。偉大啊,齊桓公九合諸侯的功績,我愿為他執鞭效勞。
經界:土地、疆域的分界。
肆:肆意。
井田:井田制,古代的一種土地制度。
坊:同“防”,堤防,這里指規則。
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
五霸:春秋時期先后稱霸的五個諸侯。
仲父:指管仲,齊桓公尊他為仲父。
胥:都。
列辟:諸侯。
九合:指齊桓公多次會合諸侯。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詩人對歷史的研究和思考有關。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制度不斷變遷,詩人看到了古代圣王制度的優越性,以及春秋時期諸侯紛爭、制度破壞的局面。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尊王攘夷,維護了一定的秩序,詩人對此表示贊賞,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借歷史事件表達對古代圣王制度的肯定和對管仲功績的贊美。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回顧歷史來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政治的思考。
垂柳飛花村路香,酒旗風暖少年狂。橋頭日系青驄馬,惆悵當年蕭九娘。
強攜春困軟酲扶。意蕭疏。怕見南園飛盡、錦千株。為花傾百壺。靜觀濠上我非魚。自容與。一夜笛聲吹淚、灑江湖。昔游風月孤。
苕霅從來著志和,子云寧久占煙波。速歸徑上清班好,時過南湖伴浩歌。
一聲腸斷內家車。意何如。只恐蓬山春遠、阻雙魚。殢魂經歲蘇。夢回清恨轉徐徐。費躊躇。記得東華塵影、未模胡。試燈風信初。
放棄燕云戰馬豪,胡兒醉夢倚天驕。此身猶未成衰骨,夢里寒霜夜渡遼。
案上因翻簡鐵堆,親朋何日和詩回。高懷剩得清閒力,滿紙溪山秀色開。
日出斂蒼靄,雨馀生曉涼。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
青門落日黃埃起,短策秋風。不似吳儂。細馬障泥映面紅。年年經醉湖山慣,斜照江楓。借酒衰容。老色春回杖履中。
要人玩耍新生活,貪吏難招死國魂。家國興亡都不管,滿城爭看放風箏。
往事追思重慘傷,相從常醉德勛堂。每登屺岵數鴻雁,老淚風前必數行。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垂過耳。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托身深秋困泥沙,鼓腹垂頤暴水涯。天上月輪勞注想,草中咫尺有長蛇。
漚波不浣羈愁去,酒醒江空。畫壁青紅。不似南天六六峰?;仡^蕭寺經行路,側帽西風。感慨潛通。料有瑤珰寄塞鴻。
清黨倒黨一手來,萬般復古太平哉。當年北伐誠多事,笑倒藍衣吳秀才。
宦情儂自本來無,君亦琳宮暫逸居。西華武夷俱絕勝,可教詩卷此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