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子篇
悠悠我祖,肇自軒轅。迄于趙城,因而氏焉。
漢家涿郡,繼族于燕。卜遷大梁,世系綿綿。
宋自中葉,徙都南塘。武顯扈蹕,聿居虞鄉。
于赫文杏,奕世其芳。符德象賢,譜牒有光。
顧及于我,時運倏傾。族居萍散,遂殞家聲。
苫塊余息,僅存其形。于焉有心,冀我后生。
后生是畏,圣謨炳如。維時孜孜,無忝厥初。
豈不爾念,為惜居諸。無后非孝,匪才若虛。
悠悠我祖,肇自軒轅。迄于趙城,因而氏焉。
漢家涿郡,繼族于燕。卜遷大梁,世系綿綿。
宋自中葉,徙都南塘。武顯扈蹕,聿居虞鄉。
于赫文杏,奕世其芳。符德象賢,譜牒有光。
顧及于我,時運倏傾。族居萍散,遂殞家聲。
苫塊余息,僅存其形。于焉有心,冀我后生。
后生是畏,圣謨炳如。維時孜孜,無忝厥初。
豈不爾念,為惜居諸。無后非孝,匪才若虛。
我們悠遠的祖先,起始于軒轅黃帝。到了趙城,便以地名為姓氏。在漢朝的涿郡,家族在燕地延續。后來占卜遷居到大梁,家族世系連綿不斷。宋朝從中葉開始,家族遷徙到南塘居住。祖先因武勇顯赫而隨皇帝出行護駕,于是居住在虞鄉。光輝的文杏啊,世代流芳。符合道德、效法賢良,家族譜牒也增添光彩。到了我這一代,時運突然衰敗。家族成員如浮萍般離散,家族名聲也因此受損。我在守孝中茍延殘喘,僅存一副軀殼。我心中有所期望,寄望于家族的后輩。后輩令人敬畏,圣人的教誨明亮清晰。此時應孜孜不倦,不要辱沒最初的志向。我怎能不掛念你們,只是可惜時光流逝。沒有后代是不孝的,沒有才能就如同虛度此生。
肇:開始。
迄:到。
氏焉:以之為氏,即以此為姓氏。
卜遷:通過占卜來決定遷徙。
扈蹕:隨侍皇帝出行,護駕。
于赫:贊嘆之詞,有顯赫盛大之意。
奕世:累世,世代。
符德:符合道德。
象賢:效法賢良。
譜牒:家譜。
苫塊:指居喪。古人居父母之喪,以草苫為席,土塊為枕。
圣謨:圣人的教誨。
忝:辱沒。
居諸:指光陰,日月。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家族經歷了興衰變遷。從詩中可知家族原本有著輝煌的歷史,自軒轅黃帝起,歷經多代發展,在不同地域留下足跡,有過武顯扈蹕的榮耀。但到詩人所處時代,家族時運衰敗,成員離散,名聲受損。詩人在這種情況下創作此詩,旨在追述家族歷史,激勵后輩重振家族。
這首詩主旨是追述家族歷史,激勵后輩。其突出特點是將家族的興衰變遷與道德勸誡相結合,通過敘述家族的發展歷程,傳遞出對家族傳統和道德的重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對于研究家族文化和傳統道德觀念有一定價值。
攜手情無極,茫茫此別何。一官猶俎豆,滿地已干戈。畏路身難定,騷人怨自多。可堪寥落思,木葉洞庭波。
藥碗茶鐺未便虛,愁霖腹疾兩難攄。支頤倚枕都無計,自聽潺潺雨灌渠。
寒愛春來暑愛秋,水長山遠白人頭。天時自有清涼日,霽月如銀獨上樓。
使君朝著久,暫出守名城。祇羨黃堂貴,能忘粉署榮。編民瞻□履,候吏引麾旌。早寄高齋詠,令人識政成。
北去關河遠,南歸歲月長。屠龍雖有技,相馬獨無方。云水連天暗,霜蕪滿地荒。客游應未已,塵土在衣裳。瀛海無消息,冥冥鳥道長。已驚雙鬢短,更待兩瞳方。落日依平嶂,洪河入大荒。憂來那可得,揮淚欲沾裳。
書為靜者事,我性躁難制。此涂遂相離,可望不可至。何日齋心功,能得天地氣。不得亦已焉,我有酒堪試。
一客三旬住玉臺,梅花正傍玉臺開。客心暗與梅花契,去到明年臘又來。
羲文孔子一先天,互把精微著易篇。不用陰陽真正理,旁蹊曲徑是徒然。
六府萃百感,攻愁須酒兵。故人如我知,侵月走雙罌。手裂絳泥封,瓦盆貯瑤瓊。我生百世后,見此圣之清。一飲肺腸潤,再飲毛骨輕。何必跨茅龍,超然欲遐征。先生飲至和,尺宅如鑒光。馀力暨酒醴,百甕春朝陽。洗我朱墨塵,凌風龜鶴腸。醉鄉更飽歷,歧路久已荒。休吏閉齋閣,三盞通真梁。到處百慮息,其俗如陶唐。苦懷茅屋底,夜歸船軋軋。酒榼對魚籃,照路燃藁秸。及門呼弟昆,長少常七八。酣腸如有神,造化不管轄。朅來久欠此,君乃餉甘滑。大醉今復狂,醒來恐愁殺。冠豸取能觸,佩劍取能割。飲酒移氣體,我亦嗜清辣。舉白欲下咽,丹腑已通達。溫溫坎離間,正氣自旋斡。于焉養真勇,險語犯天闥。千鐘建太平,豈徒為消渴。
黃公東海客,能畫逼荊關。意盡崎嶇外,情深溟涬間。猿啼明月峽,木落浩亹山。谷口蘿煙暝,騎?獨未還。
江梅小樹打頭開,便有紅梅趁腳來。趲得杏紅開火急,春風已落第三回。
逼仄年來心事聚,爽利秋光,亦覺非吾地。正有長愁如絮起,故人許我重陽醉。菡萏香馀枯葉倚,冷落黃花,白蝶飛孤背。飄泊時空遷變里,今生幸有君知己。
祿養既莫逮,何由展誠愛。隨寓供蒸嘗,庶或吾親在。
朝來燕影向南翔,看君馬首亦同方。與君二載同舍客,漳潮咫尺未殊鄉。不謂離群今日意,忽因黯淡暮春腸。春腸百結難相贈,憑茲春色送君行。此去湖山春未盡,扁舟恣意水中央。千條弱絮詩人料,十里嬌紅西子妝。逐日惟郵溪山好,迢迢或恐歲月忘。未知應接何時暇,但有新篇即貯囊。隴頭春老還相寄,莫待秋風怨阻長。
吾伊聲斷熊丸膽,燈火煙消墨篆帷。不但古人有賢母,看碑揮淚痛慈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