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樂安教諭周亦山 其一
獨佩傳家印,芹宮一線春。
居然風月意,笑卻簿書塵。
溪水吾同味,簷花道固貧。
迂寒從獻笑,肯與俗為鄰。
獨佩傳家印,芹宮一線春。
居然風月意,笑卻簿書塵。
溪水吾同味,簷花道固貧。
迂寒從獻笑,肯與俗為鄰。
你獨自佩戴著傳家的印章,在學宮中帶來一線春意。你有著風雅的意趣,笑著拋開了公文的煩擾。你和我一樣欣賞溪水的韻味,安于簷下花的清貧之道。那些迂腐寒酸之人對你獻媚,而你怎肯與世俗之人做鄰居。
傳家?。嚎赡苤讣易鍌鞒械哪撤N象征物或品德。
芹宮:指學宮、學校。
簿書塵:指處理公文等事務帶來的煩擾。
迂寒:指迂腐寒酸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世俗功利之風,而周亦山在樂安擔任教諭,堅守教育崗位,保持高雅的品德和淡泊的心境,詩人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周亦山的高雅品格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其特點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高尚品德的推崇。
入竹細風連陣暖,
隔墻幽鳥數聲和。
病馀斗惜春歸速,
枝上殘紅應不多。
曾聞飛遁日,石上臥江煙。
芝術君何棄,藤蘿我最憐。
幾時滄海釣,一問赤松年。
歸去看云起,青苔誦古篇。
把酒不能醉,登高柰所思。
豈堪云斷處,正值雁回時。
風雨樓煩國,關山李牧祠。
寒花無意賞,況復鬢毛衰。
每憶長途苦,誰憐蜀道難。
山頭孤月朗,馬首片云寒。
雁影傳書至,鐘聲響夢殘。
不如琴與劍,猶得伴征鞍。
人日今年風日好。彤云覆、龍樓曉。望春旗、影逐東風裊。鳴玉佩、瞻天表。
黃扉紫閣層城繞。擁宮袍、玉尊傾倒。此地是神仙,更何處、尋蓬島。
五云深護黃金閣。玉漏盡、開魚錀。傍龍墀、時聽鈞天樂。春日暖、看紅藥。
才疏自愧參帷幄。經幾度、詞頭封駁。卻喜太平年,門館靜、閑鈴索。
內史書如率令,
善奴秀比官奴。
千古會稽楷則,
于今重見陰符。
白馬貂裘錦羃?,離觴瀲滟手親持。
頭風欲待歌詞愈,肺病甘從酒力欺。
不分歸心太匆草,更憐人事苦縈縻。
相逢借問空長嘆,便舍靈龜看朵頤。
星稀月墮曉鐘天,放眼波羅江上灣。
濁霧蕩開龍穴樹,斷霞流過虎門山。
浮沈島嶼雙涵影,軒豁乾伸一解顏。
夜半石樓同壯觀,咸池疑在海中間。
如來功德力,內外悉清凈。念起勿隨之,自然心無病。
形與佛祖等,道致人天護。戒凈福人天,心空同佛祖。
石火機鋒上,那容著意根。透情名出世,離念是知恩。
瑞鹿吾所慕,勇決敢不勉。夜來歸夢清,疑在啼猿巘。
老去一庵深,聊將自凈心。要當酬佛祖,終不負叢林。
歸路山花發,欣然折一枝。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邊陲環沃壤,樹藝遍皋陽。
東作頻沾雨,西成未隕霜。
兩岐占瑞應,遺秉見豐穰。
比戶盈寧日,衢歌感圣皇。
狂賊昔猖獗,諸藩皆炭涂。幸免有幾人,亡命竄天隅!
如何妄男子,乃有非分圖。詔獄酷鍛鍊,一死伏其辜!
或云福世子,國破民間逋。南都新立帝,匍匐趨乘輿。徼幸思襲國,冒昧還遭誅!
不聞雋不疑,叱收黃犢車?滿朝盡通經,世子來何愚!
南平郭里東西住,曾見名家六世來。
前輩風流皆壽俊,后人文采發英才。
春深欄檻云生竹,歲晚階除雪映梅。
貽厥堂中最瀟灑,四時清景隔浮埃。
堂前蘭桂艷春榮,堂上衣冠老更清。
自倚詩書傳世業,每持義利振鄉評。
故家宦譜行當續,前代文章疊有聲。
同學少年俱白首,幾時相聚慰平生。
洞辟前軒峻,危梯趣若何。
綠苔生未遍,縹帙聚還多。
曉幌吞清旭,秋欄拂靜柯。
猶憐鉛筆在,公外獨頻過。
滿天風雨蟄龍吟,大好河山痛陸沈。
天下興亡原有責,丈夫得失本無心。
九歌蘭芷多愁思,一誦榛苓報好音。
我亦聞雞思戒旦,中宵起舞淚沾襟。
玉蝶交加翅羽柔,
八仙瓊萼并含羞。
春殘應恨無花采,
翠碧枝間戲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