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羅榷院子遠 其一
共說門庭王謝盛,誰知骨相島郊窮。
躬行自得前賢法,家禮猶還三代風。
腳跡肯隨權(quán)要出,頭銜寧與濁流同。
湖山寒食多新鬼,地下何顏見此翁。
共說門庭王謝盛,誰知骨相島郊窮。
躬行自得前賢法,家禮猶還三代風。
腳跡肯隨權(quán)要出,頭銜寧與濁流同。
湖山寒食多新鬼,地下何顏見此翁。
大家都說他家門庭如東晉王謝家族般興盛,誰能料到其風骨如同賈島、孟郊般清寒困窘。親身踐行能領(lǐng)悟前賢的法則,家中禮儀還保留著夏商周三代的古風。他的腳步怎肯追隨權(quán)貴顯要出行,怎愿讓自己的頭銜與那些污濁之流相同。湖山在寒食節(jié)增添了許多新鬼,那些人到了地下有何顏面去見羅榷院先生。
王謝:東晉時期的名門望族,這里形容門庭顯赫。
骨相:指人的風骨、氣質(zhì)。島郊:指唐代詩人賈島和孟郊,二人詩風清苦。
躬行:親身踐行。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權(quán)要:權(quán)貴顯要之人。
頭銜:指官銜、稱號。濁流:比喻品格卑污的人。
寒食:寒食節(jié),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祭祀、禁火等習(xí)俗。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不良風氣,權(quán)貴當?shù)溃_榷院先生堅守自己的原則和操守。詩人可能與羅榷院相識,對其品格十分敬重,在其去世后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悼念與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羅榷院先生的高尚品格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氣節(jié)。其突出特點是對比手法的運用,鮮明地展現(xiàn)人物形象。在文學(xué)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能反映當時的社會風氣和部分文人的價值取向。
堂前趣就小嶙峋,未許蹣跚杖屨親。更遣移花三百里,世間真有大癡人。
一紙鄉(xiāng)書來萬里,獨憐游子客天涯。書中縱有千言語,總是丁寧早到家。
宜人費盡一生心,寡鵠詩成亙古今。題詠每多情與景,勸懲倍切孝和淫。自天有耀來綸綍,擲地無慚作石金。四十馀年經(jīng)歷處,樂哀都付短長吟。
惺忪霧影迷離。可憐伊。無那春寒消瘦、一分肌。螺峰意。秋波媚。個儂知。試向卿卿斜掠、鬢絲絲。
而今何處覓桃源,風雨清明且閉門。春草萋萋歸不得,江南多少未招魂。
誰人挽落天河水,飛向寒崖無古今。寄語山靈好呵護,書儒從此得知音。
堂前九折溪,堂后百仞屏。客來問仁智,相與坐中庭。
拍手引鸞鳳,來從海上游。大鵬遇希有,兩鳥忽相酬。金作同心結(jié),刀期繞指柔。各平湖海氣,商榷共登樓。
九歌垂就涕先零,恨殺青衫到底青。昨夜微茫牛斗分,不知飛上作何星。滿地春風避草廬,悠然一夢已蘧蘧。由來秘器東園美,不匣儂家萬卷書。三絕風流數(shù)鄭虔,到頭生事僅寒氈。古來文苑君知否,一卷殘編了百年。
秋草為春色,秋花亦可憐。北風吹細雨,落日滿前川。去國條條路,連家處處田。豈宜重念汝,薄醉問歸船。
戲折桃花帶露餐,白云迷合俯回湍。輕風蕭瑟松陰下,舞玉霓裳入耳寒。瀛洲方丈與蓬壺,誰道人間此景無。三徑獨開心會處,山光水色足吾廬。
眼前時局太非常,觀海麻姑鬢有霜。但覓溫柔風味好,不須重話白云鄉(xiāng)。五夜傳烽迫九關(guān),吟詩海上且偷閑。雄師百萬春聽令,夢繞醫(yī)無閭外山。
禪床初著小山屏,夜久秋涼枕席清。繞鬢飛蚊妨好夢,臥聽檐雨入池聲。
牢落辭名郡,棲遲返故山。興垂青野迥,心與白云閒。茅屋清溪曲,鳳毛碧漢間。更期燖火候,坐見大丹還。臨流閒自適,寤往未為遲。門靜云深鎖,天空鳥獨知。衣巾還古調(diào),歌詠樂清時。隔水鄰莊近,相過不用期。
彌天瘴霧釀成兵,聽唱陽春世慮輕。恨我胸中磊塊塞,多君筆下海潮傾。青眸月冷觀當靜,白發(fā)霜添氣自平。大好湖山修得住,蓬萊仙籍早知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