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梁丹隠
受用伯陽書,萬緣都覺虛。
達官直桎梏,大廈即籧篨。
世謂求仙妄,誰知是道余。
臨終為土解,何必淚盈裾。
受用伯陽書,萬緣都覺虛。
達官直桎梏,大廈即籧篨。
世謂求仙妄,誰知是道余。
臨終為土解,何必淚盈裾。
一生研讀老子的書,覺得世間各種因緣都是虛幻。在他看來,高官顯位就像枷鎖,豪華大廈如同草席。世人都說求仙是虛妄之事,誰知道這是道的余緒。他臨終時如尸解成仙,何必為此淚滿衣襟。
伯陽書:指老子所著《道德經》,老子字伯陽。
萬緣:指一切因緣。
桎梏:腳鐐和手銬,比喻束縛人的東西。
籧篨:用竹篾、葦席編成的粗席,這里比喻徒有其表之物。
土解:即尸解,道教認為修道者死后,留下形骸,魂魄散去成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而梁丹隠追求道家思想,作者對其離世表達看法,可能是在梁丹隠去世后不久創作,以表達對他的緬懷和對其思想的認同。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梁丹隠超脫世俗、追求道家之道的精神。特點是通過對比突出主題,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部分人對道家思想的推崇。
兀坐經旬成木石,忽驚歲暮還思鄉。高檐白日不到地,深夜黠鼠時登床。峰頭霽雪開草閣,瀑下古松閒石房。溪鶴洞猿爾無恙,春江歸棹吾相將。
簾幕卷春陰。坐守江燈正夜深。兩岸人家樓閣暗,消沉。笑道良宵直萬金。負煞隔年心。多病情懷難更禁。腸斷一江春水碧,從今。著甚垂鞭帶月吟。
湖山雨過晚云濕,解榻文堂夢亦清。秋入黃香金粟粟,苔侵蒼翠玉莖莖。蟲魚枉注書連屋,蠻觸令人笑絕纓。講罷肯同詩保社,有如江水敢寒盟。
伏枕言雖少,遺書志可哀。尚謀裨國事,猶欲盡人材。白日空垂照,悲風亦自來。更驚諸老盡,吾道信悠哉。
何物元龍少,囊攜絕妙詞。百篇難汝弟,一字愧吾師。劍擊要離冢,壺傾泰伯祠。錢塘萬家雪,只棹慰相思。
二嶺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畫繡徘徊。三年塵土無人識,山水虛閒與喚回。
蓮社群公跡已陳,壁間詩句尚清新。湖山俛仰成今古,更好留題遺后人。
養虎荊州歲欲闌,一家豚犬不勝安。振振公族麟之角,妄作山林猛獸看。
弋篡冥鴻遠,城荒去鶴還。萬緣俱是幻,百計不如閒。人在羲黃上,時當晉宋間。委心乘物化,何地不蓬山。
出門逢一士,韋布污塵土。延之升賓階,再拜色低沮。問來何所欲,涕下說貧窶。其求升斗爾,我亦不能具。我窮與君等,祿不飽兒女。一事聊自賢,無求差勝汝。
金闕鐘聲曙色開,香飄瑞氣藹蓬萊。前呵傳報人爭避,黑面番奴馭象來。
向來梅發。雪袂仙裳回絳闕。今又梅開。已領熊羆好夢來。試將梅比。才著陽和爭結子。梅子生成。早晚須調鼎鼐羹。
漢殿經焚后,號然臥草中。雕幾牙板廢,銹澀土花蒙。追蠡難陳力,華鯨不奏功。待賢初設簴,想見古人風。
屋罅見明月,還見地上霜。客子夜中起,旁皇涕沾裳。匪為嚴霜苦,悲此明月光。月光如流水,徘徊照高堂。胡為此幽室,奄忽逾飛揚?逝者不可及,來者猶可望。盈虛有天運,嘆息何能忘。
置酒宴江閣,濟濟皆郎官。素心偶相愜,氣味如芝蘭。東風奏微和,晴云靄林端。美人歌《白雪》,玉箸行春盤。焉知千里客,共此一日歡。夕陽下西麓,徘徊更憑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