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桑
耕桑本是閑居事,學得耕桑事轉多。
失曬麥叢憂出蝶,遲繅蠶繭怕生蛾。
調停寒暖春移苧,偵候陰晴夏插禾。
衣飯為誰忙不徹,醉來乘興作勞歌。
耕桑本是閑居事,學得耕桑事轉多。
失曬麥叢憂出蝶,遲繅蠶繭怕生蛾。
調停寒暖春移苧,偵候陰晴夏插禾。
衣飯為誰忙不徹,醉來乘興作勞歌。
耕種和養蠶本來是閑適的居家之事,可真正學會了之后事情反而更多了。麥子曬得不及時,就擔心生出麥蛾;蠶繭繅絲晚了,又怕蠶繭變成飛蛾。春天要根據冷暖調整苧麻的種植,夏天要觀察陰晴變化來插秧。為了衣食忙碌不停,到底是為了誰呢?喝醉后趁著興致作一首勞作的歌。
耕桑:耕種與養蠶,泛指農事。
失曬:沒有及時晾曬。
繅(sāo):把蠶繭浸在熱水里抽出蠶絲。
調停:調整。
苧(zhù):苧麻,一種纖維植物。
偵候:偵察、觀測。
不徹:不止、不停。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深入鄉村,親身體驗或觀察到農民的農耕生活。在古代,農業是主要的生產方式,農民們一年到頭都為農事操勞,詩人有感于此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農民農事的艱辛。其突出特點是對農事細節描寫生動,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它從側面展現了古代鄉村生活,為研究當時的農業生產和社會風貌提供了參考。
湘國湘山天下稀,青春幽覽歷巖扉。云疏列岫攢空起,雨歇新泉出樹飛。石勢參差依酒案,佛香清凈繞人衣。南遷得就長歌地,不用憑高嘆未歸。
清晨發崇上,四十五里程。蕭然見古驛,四壁惟榛荊。道傍有候吏,倒履遙相迎。烹茶坐來久,各伸羈旅情。更深始就睡,乃聞喧逐聲。披衣問如何,有虎負豕行。
姚家有裨將,腰佩雙青萍。青萍夜脫匣,忽殺程務盈。為書報殺狀,伏劍隨自刑。吁嗟古義士,豈復數荊卿。
帶月飲長城,臨風嘶漢營。身經百戰后,名以十年成。不傍將軍泣,偏從伯樂鳴。朝來看蹀躞,腸斷獵胡纓。
古縣開湖口,高檣集岸隈。山從廬阜起,江向武昌來。近水皆楊柳,荒城半草萊。客心元自速,更遣曉風催。
洞天風細吹香霧。翩翩綠絳輕舉。碧椀冰漿,銅槃玉屑,還遣笙簧聲助。蒼官萬樹。料年少風流,愛尋歌舞。老壽誰知,笑拈九節杖相拄。人間白頭最苦。遠來搜欲遍,天上官府。挹注甘泉,平鋪錦石,今托靈根何處?依依澗戶。嘆千里云山,漫遮歸路。月弄幽窗,又將秋意吐。
王猷愛竹借竹看,何如寫此青瑯玕。筆分云氣千畝足,窗涵風色三秋寒。淡枝濃葉歲年久,能使良工名不朽。君不見長竿千尺,馀世上誰為釣鰲手。
門掩瑤池帳掩宮,遙聞高會意難通。知誰偷得仙桃種?栽到人間一遍紅。
振衣望天漢,六翮來長風。翩翩佳公子,胡為濁世中。
孔雀生西域,來添上國春。逢迎異方笑,新學捧心顰。玉面千金扇,蠻腰七彩巾。欲歸行不得,寂寞舞清塵。
馬瘦足力短,士貧心志窮。相如豈不偉,滌器難為容。憶昔擅詞賦,左右能生風。黃金資費用,意氣自填胸。迍邅勿復嘆,命達皆稱雄。
鐘梵無聲白晝遲,沈沈古殿佛燈微。石崖射日光搖幾,林壑藏風冷襲衣。自昔乾坤鐘秀氣,至今山水發清暉。何時重到分禪榻,坐看閒云自在飛。
移家本為采山薇,茂宰風流更可依。滿徑蓬蒿頻問訊,開尊竹石幾忘歸。高才豈得淹黃綬,野性惟甘臥薜衣。今日河梁送君后,柴關車馬又應稀。
誰竊清香下廣寒,霜風染就粟膚丹。須知葉葉蒼圭色,花未開時自可觀。
夾江蓮蕩問湖田,夢里還家此信然。遇比王曾名故重,錫同疏傅寵逾偏。放懷笠澤收奇勝,結會香山感昔賢。靜養功深行勿藥,白麻新詔起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