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邶風·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彌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雍雍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須我友。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彌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雍雍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須我友。
葫蘆瓜有苦味的葉子,濟水有可渡的地方。水深處就穿著衣裳過河,水淺處就提起衣裳過河。濟水茫茫漲得滿,野雞聲聲叫得歡。河水雖滿沒到車軸,野雞鳴叫把雄雞呼喚。大雁雍雍地鳴叫,旭日剛剛升起照亮天。小伙子如果來娶親,趁冰還沒融化的時間。船夫招手把船劃,別人渡河我不渡。別人渡河我不渡,我要等待我的朋友。
匏(páo):葫蘆。苦:通“枯”,指葫蘆成熟后皮干堅硬。
濟:水名,在今山東。涉:渡口。
厲:連衣涉水。揭(qì):提起衣裳過河。
彌(mí):水滿的樣子。盈:滿。
鷕(yǎo):野雞叫聲。
濡(rú):沾濕。軌:車軸的兩端。
牡:雄性鳥獸。
雍雍:大雁的和鳴聲。
旦:明亮。
歸妻:娶妻。
迨(dài):及,趁。泮(pàn):融化。
招招:招手的樣子。舟子:船夫。
卬(áng):我。
《詩經》多是民間歌謠,此詩創作時間久遠,具體創作背景難考。大致反映了古代社會男女婚姻習俗,女子在濟水畔盼男子來迎娶,體現了當時人們對愛情和婚姻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女子盼嫁,突出特點是運用比興手法生動表達情感。它是《詩經》中愛情詩的代表,展現了古代民歌的藝術魅力,對后世詩歌創作有一定影響。
竹風吹落疏疏雨。紈扇收殘暑。小軒驀地細香來。莫是鄰家早有木犀開。玉環穿耳誰家女。自獻歌金縷。新聲和徹紫檀槽。袖出烏絲才說要揮毫。
稽亭山下三天洞,憶我金華物色同。拔地飛崖云洶涌,映空嵌穴樹蔥蘢。不知混沌何年鑿,直恐神仙有路通。終擬赤松歸隱去,清游還墮夢魂中。
短褐一枝筇,穿花云幾重。日邊花鳥使,定不到山中。
曩時阮步兵,埋照每沉醉。是身托曲蘗,真若有所避。誰知名教中,固自多樂地。花氣雜和風,相我曲肱睡。
舞罷斑衣玳瑁筵,瓊林玉樹半階前。縱橫冀北三千隊,聚散蘭陰二十年。亭倚惠風臨曲水,徑穿奇石到平泉。莫將貝錦紆行樂,宣室行看太傅旋。
開物務便成,通幽自有程。退藏緣遇暗,入用為逢明。契理關潛受,知機力不爭。賴因相啟發,遂得振金聲。
歙山山頭云電馳,鬼工琢石出幽奇。割為玄硯余得之,四方相逐昌余辭。豈子鈍壽不足稽,泰山溜石重嗟咨。
光搖星彩亂,聲散雹珠圓。不為將軍拜,玄機極后先。
未正階槐位,先登省轄崇。帝方咨傅野,天遽奪楊公。黻冕恩褒德,簫笳禮送終。淮濱故人在,一慟向西風。
去冬初去國,逆旅等順境。禍機眾危之,沙蜮伺人影。拂衣肯同歸,荒驛燈夜永。幸脫妖蟆口,黑月重磨鏡。勤君再行役,我愧心耿耿。陛下皇明穹,賢聚纖邪屏。石渠盛此士,豈復松廳冷。胸中貯奇策,可以靖邊警。平生羞轅駒,看取囊露穎。堂堂曲江翁,芳躅在梅嶺。
天德冥應,仁澤載濡。其甘如醴,其凝若珠。云表潛結,顥英允敷。降于竹柏,永昭瑞圖。
荒策每恣遠,戇步難自回。已抱苔蘚疾,尚凌潺湲隈。驛驥苦銜勒,籠禽恨摧頹。實力茍未足,浮誇信悠哉。顧惟非時用,靜言還自咍。
交游敦久要,賞鑒謝先容。自愧非王粲,人驚得蔡邕。堊漫猶在刃,舟壑已遺蹤。不見星躔處,空瞻馬鬣封。
獨尋秋草吊寒煙,遺恨悠悠五百年。地下天顏猶咫尺,孝陵山色墓門前。
孤城古寺濕煙凝,闊浪危舟客夢憑。載得幾多詩意去,一江風雨渡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