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其五
先我二百年,世道猶小康。
鳴鑾下紫霄,群仙集柏梁。
仙仙青霞衣,濟濟白霓裳。
兢兢奉玄道,拳拳薦天漿。
雞犬亦可仙,豈徒壽天王。
茂陵無仙骨,上帝下巫陽。
群仙返玉京,萬事爭蒼黃。
先我二百年,世道猶小康。
鳴鑾下紫霄,群仙集柏梁。
仙仙青霞衣,濟濟白霓裳。
兢兢奉玄道,拳拳薦天漿。
雞犬亦可仙,豈徒壽天王。
茂陵無仙骨,上帝下巫陽。
群仙返玉京,萬事爭蒼黃。
在我出生前二百年,世道還算得上小康。皇帝車駕從宮廷出來,眾仙聚集在柏梁臺。仙人穿著飄逸的青霞衣,濟濟一堂身著白霓裳。他們恭謹地信奉玄道,虔誠地獻上仙酒。連雞犬都能成仙,難道只是為了讓帝王長壽。漢武帝沒有仙骨,上帝派巫陽來。眾仙返回玉京,萬事頓時發生了巨大變化。
鳴鑾:指皇帝的車駕,鑾是車上的鈴鐺。紫霄:指宮廷。
柏梁:柏梁臺,漢武帝所建,這里借指宮廷聚會場所。
仙仙:輕盈飄逸的樣子。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玄道:指道家的修仙之道。
拳拳:誠懇的樣子。天漿:仙酒。
茂陵:漢武帝陵墓,這里代指漢武帝。
巫陽:傳說中的神巫,這里指上帝派來的使者。
玉京:道家所說的天帝所居之處。
蒼黃:本指青色和黃色,這里比喻變化不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看到社會變遷、世事無常,有感于歷史上統治者求仙的虛妄而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變化之中,作者借古諷今,表達對現實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無常和求仙的虛妄。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古今對比和運用典故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洞察。
餞幕儼征軒,行軍歸大藩。
山程度函谷,水驛到夷門。
曉日詩情遠,春風酒色渾。
逡巡何足貴,所貴盡殘樽。
仆射陂前郡,清高越四鄰。
丹霄鳳詔下,太守虎符新。
霧濕關城月,花香驛路塵。
連枝相庭樹,歲歲一家春。
天子念疲民,分憂輟侍臣。
紅旗高起焰,綠野靜無塵。
闕下親知別,江南惠化新。
朝昏即千里,且愿話逡巡。
日日攻詩亦自強,
年年供應在名場。
春風驛路歸何處,
紫閣山邊是草堂。
送君一壺酒,相別野庭邊。
馬上過秋色,舟中到錦川。
峽猿啼夜雨,蜀鳥噪晨煙。
莫便不回首,風光促幾年。
不道弓箭字,罷官唯醉眠。
何人薦籌策,走馬逐旌旃。
陣變孤虛外,功成語笑前。
從今巂州路,無復有烽煙。
滿座詩人吟送酒,離城此會亦應稀。
春風下第時稱屈,
江邊道路多苔蘚,塵土無由得上衣。
鄱陽勝事聞難比,千里連連是稻畦。
山寺去時通水路,
飲罷春明門外別,蕭條驛路夕陽低。
失意尋歸路,親知不復過。
家山去城遠,日月在船多。
楚塞數逢雁,浙江長有波。
秋風別鄉老,還聽鹿鳴歌。
獨向山中覓紫芝,
山人勾引住多時。
摘花浸酒春愁盡,
明朝卻欲歸城市,
問我來期總不知。
炎天木葉焦,曉夕絕涼飆。
念子獨歸縣,何人不在朝。
市連風浪動,帆徹海門遙。
飲盡樽中酒,同年同寂寥。
酬恩不顧名,走馬覺身輕。
迢遞河邊路,蒼茫塞上城。
沙寒無宿雁,虜近少閑兵。
飲罷揮鞭去,旁人意氣生。
昨來送君處,亦是九衢中。
此日殷勤別,前時寂寞同。
鳥啼寒食雨,花落暮春風。
向晚離人起,筵收樽未空。
授鉞儒生貴,傾朝赴餞筵。
麾幢官在省,禮樂將臨邊。
代馬龍相雜,汾河海暗連。
遠戎移帳幕,高鳥避旌旃。
天下屯兵處,皇威破虜年。
防秋嫌壘近,入塞必身先。
中外恩重疊,科名歲接連。
散材無所用,老向瑣闈眠。
報功嚴祀典,寵詔下明庭。
酒氣飄林嶺,香煙入杳冥。
樂清三奏備,詞直百神聽。
衣拂云霞濕,詩通水石靈。
何因逐騶騎,暫得到巖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