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太白把酒問明月歌
人生能幾月圓時,歌之舞之復蹈之。
月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從事相追隨。
四人好在都無闕,相勸相酬到明發。
此夜山河有主張,鎖碎繁星俱滅沒。
采石已來五百春,當時青天為宇四無鄰。
上下通透皆冰玉,豈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間閑是閑非皆如此。
君不見李白攜月到夜郎,一洗瘴天盡入冰壺里。
人生能幾月圓時,歌之舞之復蹈之。
月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從事相追隨。
四人好在都無闕,相勸相酬到明發。
此夜山河有主張,鎖碎繁星俱滅沒。
采石已來五百春,當時青天為宇四無鄰。
上下通透皆冰玉,豈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間閑是閑非皆如此。
君不見李白攜月到夜郎,一洗瘴天盡入冰壺里。
人生能有幾次月圓之時呢,且歌且舞盡情歡暢。月亮、我和影子成了三人,再讓美酒相伴追隨。我們四人相聚完好無缺,相互勸酒酬答直到天亮。此夜山河仿佛有主宰,瑣碎的繁星都隱沒不見。從李白在采石磯之后已過五百年,當時青天廣闊四周無鄰。天地上下通透如冰玉一般,他哪里只是容貌如天人啊。高力士惱恨他人就像刀割大江之水,世間的閑是閑非都是如此。你沒看到李白攜著月亮到了夜郎,將那瘴氣彌漫的天空一洗,都納入冰壺之中。
歌之舞之復蹈之:出自《詩經》,形容盡情歡樂。
月為一人我成三:化用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青州從事:指美酒。
明發:天亮。
采石:指采石磯,傳說李白在此醉酒捉月溺亡。
宇四無鄰:指天空廣闊,四周無鄰。
力士:指高力士,唐玄宗時宦官。
夜郎:古地名,李白曾流放夜郎。
冰壺:比喻高潔的品格或清澈的環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可能是在某個月圓之夜,飲酒作樂時聯想到李白,有感于李白的人生遭遇和其詩歌的豪放飄逸,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一些是非紛爭,詩人借對李白的追思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與月共飲,追懷李白,感慨人生短暫和世間是非。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將李白的形象和事跡融入詩歌,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后人對李白的敬仰和對其詩歌風格的繼承與發揚。
昆明好,月色滿長街。幾年清歌連永夜,一天涼露濕春鞋。車去暗香來。
暮春春服成,當暑袗絺绤。秋陽以暴之,歲寒知松柏。
千載宜安尚故墟,卻秦存趙幾躊躇。江山事往惟馀跡,頗牧功成可大書。從散始憐蘇季子,璧完空憶藺相如。無人拊髀興遐嘆,羸馬西風思有馀。
??澗中泉,依依道傍柳。塔院午鐘聲,隨風出山口。
鐵爪玉龍鱗,紅冠不染塵。五更才報曉,驚動世間人。
歸來清凈居,懶蹋紅紫陌。有堂新翼然,遠景疑界畫。暑氣礙秋容,似覺眼界窄。墨云吹雨絲,頃刻入地尺。水勢沄沄來,岸流已拍拍。老楊濕根翠,稚菱污花白。東港與西塍,了不見舊跡。陰陽反掌間,底事作災阨。
不管彌天冷燒紅,風溫依舊碧茸茸。深幽窮巷無人跡,濃郁芳茵見化工。
肩垂綠發事康禪,淡掃蛾眉自可憐。出入內門裝飾盛,滿宮爭迓女神仙。
才離艨艟又僦車,客行巳喜近京華。元龍是我同年契,濯足清醪肯為賒。
些子月,恁多寒。半分秋色葉聲歡。慣聞牛下充林下,冷覷花邊飾夢邊。星若謔,夜如瞞。浮云斷續似容攀。華燈爛作烏盆焰,孤抱冰成白玉閂。
老作衡門士,長思栗里翁。鬢添今日白,顏減向時紅。滿地蒺藜雨,一天鴻雁風。傷心看江水,日夜只流東。天地一今古,江山幾別離。浮云蒼狗變,急景白駒馳。老去猶詩律,憂來更酒卮。自從弦絕后,無復覓鐘期。
陋巷從容一事無,不因鄰斗出吾廬。簞瓢豈是忘憂物,自是從容樂有馀。
龍馬精神海鶴姿,獨司北斗佐明時。三朝望重需調鼎,千載清風蚤茹芝。裴野黃花留晚節,楓宸天語沛溫詞。蒼生未輟東山想,勛德應勞圣主思。
自緣耽酒厭時名,數畝溪田手自耕。俱道鹿門多氣象,近來添得醉先生。
落卷人爭讀,扁舟客自歸。苑花秋冉冉,江雨夢霏霏。壯志經留笥,傷心線在衣。看君負文彩,他日倍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