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積寺僧舍古梅一樹皆榮而頂獨枯即席為賦
鐵虬偃蹇八尺強,云屋深深吹玉香。
開徧枝南與枝北,頂頑不受春風德。
悄如枯禪坐瞿曇,霓旌羽葆來毿毿。
世情冷暖異榮朽,道眼看來兩何有。
炎州嶺上識袒衣,參橫月落皆玄機。
老僧與客一笑頃,醉藉莓苔弄疏影。
醒來忽憶孤山前,系舟老樹飛雪天。
翠羽無聲江色凍,夜闌秉燭渾疑夢。
貪嗔到此一一除,獨有愛花癡自如。
鐵虬偃蹇八尺強,云屋深深吹玉香。
開徧枝南與枝北,頂頑不受春風德。
悄如枯禪坐瞿曇,霓旌羽葆來毿毿。
世情冷暖異榮朽,道眼看來兩何有。
炎州嶺上識袒衣,參橫月落皆玄機。
老僧與客一笑頃,醉藉莓苔弄疏影。
醒來忽憶孤山前,系舟老樹飛雪天。
翠羽無聲江色凍,夜闌秉燭渾疑夢。
貪嗔到此一一除,獨有愛花癡自如。
像鐵鑄的虬龍般彎曲,身長八尺有余,在深深的僧舍中散發著如玉般的清香。南邊和北邊的枝條都開滿了花,唯有樹頂頑劣,不接受春風的恩澤。它靜靜地如同枯坐的禪僧面對佛祖,仿佛有霓旌羽葆輕柔飄拂而來。世間人情冷暖,使得事物有榮有朽,但在悟道者眼中這兩者又有何分別。曾在炎熱的嶺南認識袒衣的僧人,參星橫斜、月亮落下都蘊含著玄機。老僧和客人相視一笑間,醉臥在莓苔上欣賞梅花的疏影。醒來忽然憶起孤山之前,在老樹旁系舟,正值飛雪漫天。翠鳥無聲,江水仿佛都被凍住,夜深持燭,恍惚間懷疑是在夢中。到這里貪嗔之念一一消除,唯有愛花的癡念依舊如舊。
鐵虬:形容古梅枝干如鐵鑄的虬龍。偃蹇:彎曲、高聳的樣子。
云屋:指寶積寺僧舍。玉香:形容梅花的香氣。
頂頑:指樹頂頑固。春風德:春風的恩澤。
瞿曇:指釋迦牟尼。
霓旌羽葆:彩色的旗幟和羽蓋,這里形容梅花周圍的景象如同仙境。毿毿:細長、輕柔的樣子。
道眼:悟道者的眼光。
炎州:泛指南方炎熱之地。袒衣:僧人穿的袒露右肩的衣服。
參橫月落:參星橫斜,月亮落下,指夜深。玄機:深奧微妙的義理。
疏影:指梅花稀疏的影子。
翠羽:翠鳥。
貪嗔:佛教用語,指貪心和嗔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詩人在寶積寺僧舍看到古梅,一樹大部分枝條繁茂,唯有樹頂枯萎,由此觸發靈感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人生、世情有思考的心境,在僧舍的環境中,禪意氛圍濃厚,促使他借景抒情、借物言志。
這首詩主旨圍繞古梅展開,借古梅榮枯表達對世情的看法和自身心境。其突出特點是將梅花與禪意相結合,既有生動的景物描寫,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思想。
三年牢落荒江路。忍明日、輒帆去。冉冉年光真暗度。
江山無助,風波有險,不是留君處。
梅花萬里傷遲暮。驛使來時望佳句。我拚歸休心已許。
短篷孤棹,綠蓑青笠,穩泛瀟湘雨。
今秋仲月逢馀閏。月姊重來風露靜。未勞玉斧整蟾宮,又見冰輪浮桂影。
尋常經歲睽佳景。閱月那知還賞詠。庾樓江闊碧天高,遙想飛觴清夜永。
坤元載物,陽樂發生。播殖資始,品匯咸亨。 列俎棋布,方壇砥平。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