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府同知黃侯名其讀書之室曰廣居
隘夫護藩畛,得少便有余。
達士心曠然,清明如太虛。
海岳陳鼎俎,羲駕走軒車。
唯諾無不行,尚懷豚與魚。
嗟茲山城氓,憎長逮其胥。
好語朝索茅,怒攻晝?nèi)榴铡?
侯來未數(shù)月,眉頭笑舒舒。
退食掃一室,焚香展群書。
舉頭窗楹間,有榜揭廣居。
力行守仁義,鄒公不欺余。
隘夫護藩畛,得少便有余。
達士心曠然,清明如太虛。
海岳陳鼎俎,羲駕走軒車。
唯諾無不行,尚懷豚與魚。
嗟茲山城氓,憎長逮其胥。
好語朝索茅,怒攻晝?nèi)榴铡?
侯來未數(shù)月,眉頭笑舒舒。
退食掃一室,焚香展群書。
舉頭窗楹間,有榜揭廣居。
力行守仁義,鄒公不欺余。
狹隘的人守護著自己的小邊界,得到一點就覺得滿足?;磉_之士心胸開闊,心境清明如同天空。山海之景如陳列的佳肴,時光如羲和駕車般飛逝。對任何請求都答應,還心懷仁愛??蓢@這山城的百姓,憎惡長官連帶著胥吏。早上還好好說話索要茅草,白天就憤怒地拉扯衣襟。黃侯來了沒幾個月,眉頭就舒展微笑。公務之余打掃一間屋子,焚香展開群書。抬頭在窗楹之間,有匾額寫著“廣居”。努力踐行仁義,孟子沒有欺騙我。
藩畛:籬笆和界限,比喻狹隘的范圍。
太虛:天空。
羲駕:羲和駕車,指時間流逝。
豚與魚:比喻仁愛之心及于微物。
胥:小吏。
攘裾:拉扯衣襟,形容憤怒。
退食:辦公完畢回家吃飯,指公務之余。
榜:匾額。
鄒公:指孟子,孟子是鄒國人。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黃侯到山城任職不久,他心胸豁達,注重仁義,在公務之余仍不忘讀書修身,詩人有感于此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山城百姓可能存在一些不和諧的狀況,黃侯的到來帶來了積極的改變。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黃侯豁達心胸和踐行仁義的品質(zhì)。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xiàn)了當時地方官員的形象和詩人對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視。
作屋延梅更鑿池,是花最與水相宜。橫斜清淺黃昏月,畫出孤山兩句詩。
云作袈裟石作僧,巖前獨立幾經(jīng)春。有人若問西來意,默默無言總是真。
報道瑤池宴,君家萼綠華。已看珈是玉,更美棗如瓜。丹詔銜雙鳳,瓊漿進九霞。年年歌壽母,樂事總堪誇。
能詩老工部,好鍛狂中散。相望千載間,未覺風流遠。群山盡龍蟠,十駕客駑散。嗜酒愧陶潛,過橋煩惠遠。
珥筆蓬萊久,三年接御屏。人如若耶月,客是富春星。莫恨蛾眉短,須愁蘭佩馨。金螭東畔立,可許一沉冥。
凄鏘笙管遒,參差舞行亂。輕肩既屢舉,長巾亦徐換。云鬢垂寶花,輕妝染微汗。群臣醉又飽,圣恩猶未半。
鬧市窮山兩不宜,水邊林下且隨時。孤松過午亭陰轉(zhuǎn),頑石當門捷徑移。烏兔盈虧忙里失,魚龍潛躍靜中知。大鵬飛上閻浮樹,應笑鷦鷯老一枝。
郎君坐馬臂彫弧,手撚一雙金仆姑。畢竟太平何處用,只堪妝點早行圖。
一山繞水曲成灣,沿岸枝垂可系船。身在桃園堪避世,心隨鷗鳥上云天。
張公經(jīng)綸資,海內(nèi)望所屬。如云夙從龍,退復臥巖谷。尋常都市中,人擬丹崖玉。靜觀極幽深,渾噩書數(shù)屋。清風動冠紳,門生滿南服。兩朝三大制,承命入天祿。椽筆追典謨,名冠作者錄。三年未嘗淹,一官不啻足。先憂激深衷,時騁江湖目。琴高獨聽音,棋老傍觀局。翻然讀禮馀,有命領宗祝。南都今鎬豐,陵廟故祗肅。公心對神明,行哉副宸燭。恭惟圣祖靈,陟降在于穆。百年禮與樂,舊典行可復?;仕既卫铣?,至治期從欲。論道贊鴻猷,舍公又焉卜。
遠水環(huán)沙翠作灣,紅塵飛不入青山。涼風一枕秋宵夢,夢繞千巖萬壑間。
重九花開已自遲,雪中猶裊最繁枝。金門白首悲詞客,似爾飄零過歲時。
風避烏沙鎮(zhèn),心懷白帝城。峽中險已過,江上浪宜平。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坐當林樹看烏繞,望入銀河與木連。久欲乘槎問天上,幾回津路渺無邊。
勞歌江上采江蘺,一日愁添鬢幾絲。借問客心何處折,渡頭燈火落帆時。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