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山陰驛
迢遞三山道,重來感舊游。
潮聲寒帶雨,山色淡生秋。
寄驛通鄉信,題詩記旅愁。
江湖十年客,兩度到西州。
迢遞三山道,重來感舊游。
潮聲寒帶雨,山色淡生秋。
寄驛通鄉信,題詩記旅愁。
江湖十年客,兩度到西州。
遙遠的三山道上,我再次來到這里,不禁感慨昔日的游歷。潮水聲帶著寒意和著秋雨,山色因秋意而顯得淡雅。我在驛站寄信傳達鄉情,題詩記錄旅途的哀愁。我在江湖漂泊十年,兩次來到西州。
迢遞:遙遠的樣子。
三山道: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一條道路名。
舊游:昔日的游歷。
西州:這里具體所指應結合當時地理情況,可能是某個特定的州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江湖十年客,兩度到西州”可推測,詩人在江湖漂泊多年,第二次來到西州,可能是在旅途的驛站中,觸景生情,感慨過往經歷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動蕩或詩人個人生活不如意的時期,導致其有漂泊之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旅途愁緒和對舊游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敘事相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在旅途創作中對生活和情感的細膩表達。
好春早有名山約,稔歲偏宜托缽僧。自買草鞋來海岳,遍將米價問廬陵。蓮塘舊社歸難得,桂嶺孤峰到未能。多謝同參屢招隱,蹉跎深愧久要朋。
青袍何事滯蒿萊,雨世談經有俊才。手托驪珠堪自惜,篋攜龍劍待誰開。游蹤暫瑣崧臺月,客路先探庾嶺梅。東閣至今猶薦士,明堂三禮待新裁。
奉義至江漢,始知楚塞長。南關繞桐柏,西岳出魯陽。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悲風撓重林,云霞肅川漲。歲晏君如何,零淚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聞苦寒奏,再使艷歌傷。
百雉沿山麓,穿城導眾流。金湯寧恃險,搖落早知秋。拔木風逾勁,翻盆雨未休。小民虞及溺,難自聽沉浮。
江漢月輝輝,孤舟一夜歸。白沙魚聚火,清露客沾衣。櫓約寒湖響,鷗聯宿雁飛。人間成底夢,吾獨轉忘機。
毿毿西苑柳,拂水最多絲。歲歲嬉春節,風流不自持。無人猶獨舞,有客正相思。欲折長條寄,天涯不可知。
九峰山里寄書來,珍重司徒手自裁。出處四朝今舊德,沈酣三禮古遺材。愛公欲徒吟詩社,老我時登點易臺。喜接賢郎難答拜,愁看江上雁飛回。
雨過一天碧,風來滿鬢涼。余酣消枕簟,長病積年光。靜愛蛛絲巧,閑多燕子忙。有懷賦招隱,叢桂小山芳。
破塵妙語慰畸人,鶴發深衣雨墊巾。獨自抱琴山下去,石橋月色為誰新。
東涂西抹斗新妍,時世梳妝亦可憐。人物世衰如鼠尾,后生未可議前賢。
綠柳紅薔傍水湄,南園晴日一開眉。香風又逐春云去,薄酒微吟覓小詩。
春寒乍入春衫薄,酴醾蒂損胭旨斮。綠云香車不勝梳,昨夜金鈿為誰落。郎家托鯉付教題,粉肥玉膩知為誰。正逢畫史來相促,說是楊妃睡起時。
斑鱗擰鬣玉為肌,夢入松江自可疑。?跳金盤催膾手,西風正是憶鱸時。齏黃鯉赤太凡生,莼紫棖青道不行。暫喜滿盤堆玉臛,誤教陳粟傲香粳。
欲向空門凈六塵,松龕蒲簟度芳春。病容消瘦慵梳洗,一任東風冷笑人。
紫穗遙擎惠老生,仙丹重壓小籃輕。檢看鶴頂蜂脾固,擘下羅包玉子赪。豈有瓊瑤堪報德,亦緣風味少緘情。眼中何物堪同賞,蘭自湘沅石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