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篇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
巖徑初欣繚繞通,漸入空蒙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
龐眉秀骨爭迎客,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
相逢自是松喬侶,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
巖徑初欣繚繞通,漸入空蒙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
龐眉秀骨爭迎客,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
相逢自是松喬侶,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
年少時曾讀過《桃花源記》,忽然看到優秀的畫師創作繪畫。起初欣喜于那巖石間的小徑曲折相通,漸漸進入迷茫幽深之處,連鳥兒飛行的道路都難以辨認,哪里知道在那隱約遮蔽處竟有人家。眉毛花白、容貌清奇的人們爭著來迎接客人,石髓和云英味道香甜,仙翁從青色的袋子里拿出食物留客人吃飯。相逢的自然都是像赤松子、王子喬一樣的仙人伴侶,忽然聽到美妙的樂曲如金玉之聲,這讓老夫都想擱筆不再創作了。
小年:年少時。
良工:優秀的工匠,這里指畫師。
施繪事:進行繪畫創作。
空蒙:迷茫幽深的樣子。
鳥道:指險峻狹窄、只有鳥兒能飛過的山路。
龐眉秀骨:眉毛花白,容貌清奇。
石髓云英:傳說中的仙藥。
青囊:青色的袋子。
松喬侶:像赤松子、王子喬一樣的仙人伴侶。
麗曲:美妙的樂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詩人在看到以桃花源為主題的繪畫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動蕩或不如意,詩人借桃花源的美好來表達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以讀《桃花源記》引出看到桃源繪畫的感受,描繪了桃源的美妙景象和仙人生活。主旨是表達對美好仙境的向往。其特點是描繪生動,意境超凡。在文學上豐富了以桃花源為主題的創作。
正元望后宴平津,羅綺初筵入早春。盤馬斗車才罷夜,殘燈剩月尚宜人。梅花落到歌前緩,柳葉開經勝里新。不信金吾仍放禁,歸時看取六街塵。
黃山我號白云翁,云漲千山與畫同。試問云山何所似,故人未老一絲風。
壺里清冰冰里人,個邊無地可留塵。何時去弄池中月,照我星星白發新。
冥冥經月雨,朋從往來疏。一榻茶煙潤,滿樓嵐翠虛。觀心無我相,遮眼外家書。養拙兼移氣,蕭閑作散樗。
白云丹井經行處,龍護生公夜講臺。還憶兩山群弟子,松枝西指望歸來。
發今如此不重青,醉后長歌折檻行。老去一寒甘忍死,古來幾士得全名。稻畦蔬圃閒中樂,藥禁薇階膜外榮。所見略同君與我,不妨官小得人輕。
花邊細馬蹋輕塵,柳外移舟水滿津。莫向春風動歸興,杭人半是汴東人。匆匆歸去緣何事,要看揚州芍藥花。定有金盤承絳露,送他梁苑故人家。
一天辛苦不難堪,為博嵯峨一眼看。風吹云散冷撲面,群山簇簇如濤掀。下瞰長河真衣帶,千村結屋蜂巢連。田如棋局俯可捲,車如蟻走行其間。忽來白霧捲云起,勢若銀河淹山顛。未辟天地混元氣,淩風一躍吾將仙。
黑河芳草接平沙,不獨龍媒產渥洼。萬馬群中有良驥,莫令長阪困鹽車。
分竹穿苔暑自平,披襟小閣坐來清。使君河上浮槎興,公子夷門結轡情。自有明珠堪照乘,豈無佳色解傾城。時人若問游梁客,司馬相如字長卿。
當年仗策扣軍戲,已有昌言簡帝知。目見飛龍升白水,手扶赫日上咸池。飄萍一世其如命,剖竹專城會得時。三十六峰方秀發,可無佳致付新詩。九重翔鳳舞絲綸,圣主臨朝見故人。德友再生洙水上,客星今起釣臺濱。紫荷欲待明光曉,紅旆先行澤國春。祖帳豈須懷別思,來年馬首向城闉。
內園羯鼓催春風,回環轉佩聲丁東。銀籠高坰百枝火,滿樹梧桐明月中。芙蓉舞困霓裳薄,重疊春寒護簾幕。伊州初換錦屏空,十二峰頭楚云落。葡萄消渴櫻桃小,一騎紅塵報春曉。荔枝風味不禁酸,分與窗前雪衣鳥。回首漁陽促戰鞍,秋風秋雨滿秦關。誰知按盡梨園譜,都是當時《蜀道難》。
晨郊收宿雨,曉望出馀清。野意參差碧,山容近遠明。苔浮生日厚,草濕受風輕。更覺含煙柳,離披似客情。
客船撥不開,見船不見河。官船亦齟齬,護送煩麾訶。逡巡各斂避,容我躍丈波。千篙正插筍,一只俄騰梭。出郭曉初分,到江午已過。日月互答吐,海天相蕩摩。越樹綠攢薺,吳山青點螺。舍狹就空曠,登仙超網羅。將夕忽風順,綱軍鳴鼓鑼。上水帆若箭,夜宿依寒坡。乘快終有險,耐遲庶無它。河江置勿論,嗟我鬢既皤。之官半載馀,行路五月多。下瘠上弗察,孤清眾難知。勞形兼費橐,癡戀欲如何。
天風吹入紫云層,高閣逢秋快一登。多少傍花隨柳意,還馀一個玉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