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翁嫗
束艾楚俗愚,鑄金秦民怖。何年斲云根,偶立此翁嫗。
千春衣莓苔,偕老食風露。世人輕結發,覆水或旦暮。
乃習無情緣,永與天壤固。停舟一訪古,久欲祛此錮。
父老向我言,曾是梁朝墓。衣冠化黃土,古丘亦成路。
當年殉金棺,茲物獨如故。閱世如過客,興亡了不悟。
時借牛礪角,敲火戲童豎。
束艾楚俗愚,鑄金秦民怖。何年斲云根,偶立此翁嫗。
千春衣莓苔,偕老食風露。世人輕結發,覆水或旦暮。
乃習無情緣,永與天壤固。停舟一訪古,久欲祛此錮。
父老向我言,曾是梁朝墓。衣冠化黃土,古丘亦成路。
當年殉金棺,茲物獨如故。閱世如過客,興亡了不悟。
時借牛礪角,敲火戲童豎。
楚地習俗用艾草扎成偶像很愚蠢,秦朝百姓鑄造金像很可驚。不知哪一年鑿取云根之石,偶然立起這對石翁石嫗。千百年來衣上長滿莓苔,相伴到老以風露為食。世人輕視結發夫妻,感情變化如朝覆之水。卻習慣了這無情的緣分,永遠與天地一樣堅固。停下船來尋訪古跡,早就想去除這種陳舊觀念。父老們對我說,這里曾是梁朝的墳墓。墓中之人的衣冠已化為黃土,古墓也變成了道路。當年陪葬的金棺已消失,只有這石翁石嫗依舊如故。它們看盡世間如同過客,對興亡之事全然不悟。時常被牛用來磨角,還被孩童敲火玩耍。
束艾:用艾草扎成偶像。楚俗:楚地的習俗。
鑄金:指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鑄金人十二。
斲(zhuó):砍、削,這里指鑿取。云根:深山云起之處的石頭。
千春:千年。衣:這里作動詞,長滿。莓苔:青苔。
結發:指結發夫妻。
覆水:倒在地上的水,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這里指夫妻感情變化。
天壤:天地。
祛(qū):去除。錮:陳舊的觀念。
梁朝:指南朝梁。
金棺:指陪葬的棺木。
了不悟:全然不領悟。
礪(lì):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看到梁朝古墓旁的石翁石嫗,聯想到歷史的變遷和世人的情感,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朝代更迭之后,人們對歷史興亡有一定的反思。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石翁嫗的長久存在與世事的變遷形成對比,批判世人的薄情和對興亡的麻木。其特點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表達抽象的哲理和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象和歷史的思考。
狂吟江浦。不食人間煙火語。韋曲名家。也試河陽一縣花。群仙推去。暫寄嶺梅清絕處。笑俯清溪。只有清風明月知。
別駕映旋軫,父老繞稱觥。西風底事于役,造物豈無情。知道神生崧岳,大庾嶺邊和氣,未足助歡聲。小試活人手,詳讞命公行。 贛灘石,青原雨,快閣晴。西江一帶風物,盡把祝長生。福與此江無盡,壽與此江俱遠,名與此江清。江水直到海,公亦上蓬瀛。
解組輕千里。趁朝來、風高氣爽,波平如砥。試問余恩深幾許,江闊秋清無底。看兩徑、棠陰舞翠。明月歸_輕似葉,只梅花、香里詩千紙。端不愧,西江水。 謫仙才氣蘭亭字。更清姿雅度,修竹長松標致。官職幾人曾此過,萱草春風誰似。任彩服、蹁躚娛戲。去此云霄真一握,算令公、勛業渾余事。中書考,從今始。 減字木蘭花杜南安和昌仙詞見示次韻酬之狂吟江浦。不食人間煙火語。韋曲名家。也試河陽一縣花。 群仙推去。暫寄嶺梅清絕處。笑俯清溪。只有清風明月知。
庾嶺梅花,到江空歲晚,始放南枝。豈徒冰雪蹊徑,不受侵欺。孤高自負,盡炎涼、變態無期。便瘴雨、蠻煙如許,淡妝也不隨時。 未肯移根上苑,且竹邊院落,月下園籬。除卻西湖句子,此后無詩。向□紅紫,要十分、嫵媚因誰。算只有、天憐清苦,紛紛蜂蝶爭知。
京華游俠窟,山林隱遁棲。 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 臨源挹清波,陵岡掇丹荑。 靈溪可潛盤,安事登云梯。 漆園有傲吏,萊氏有逸妻。 進則保龍見,退為觸藩羝。 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
雨過天青似蔚藍,碧云收入鳠魚潭。 蠶姑舉手交相慶,趁得新晴老卻蠶。
雨后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涼月薄陰猶殢。紅豆一枝秋思。門外幾重山,山外行人千里。歸未。歸未。又是菊花天氣。
驪山橫岫,渭河環秀,山河百二還如舊。狐兔悲,草木秋;秦宮隋苑徒遺臭,唐闕漢陵何處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晚天長,秋水蒼。山腰落日,雁背斜陽。壁月詞,朱唇唱。猶記當年蘭舟上,灑西風淚濕羅裳。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
來時春社,去時秋社,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
謝卻蘭橈信杖藜,千峰盤磴入花畦。 晴云度影迷三徑,暗水流香冷一溪。 僧寺多藏深樹里,人家半在夕陽西。 登臨更上朝元閣,滿壁苔痕沒舊題。
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渚蓮花脫錦衣收,風蓼青雕紅穗秋,堤柳綠減長條瘦。系行人來去愁,別離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頭。
銅雀臺空鎖暮云,金谷園荒成路塵。轉頭千載春,斷腸幾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