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樂閑居士
市遠塵囂隔,神閑幽事并。
埽花憐竹影,煮茗訝松聲。
月與詩如約,琴將鶴互賡。
冷香生碧落,秋夢不勝清。
市遠塵囂隔,神閑幽事并。
埽花憐竹影,煮茗訝松聲。
月與詩如約,琴將鶴互賡。
冷香生碧落,秋夢不勝清。
遠離市集隔絕了塵世喧囂,心境閑適諸多雅事相伴。清掃落花憐惜竹影搖曳,煮茶時驚于松間風聲。明月仿佛與詩歌有約定,撫琴與仙鶴鳴聲相和。清冷香氣在天空彌漫,秋夜之夢清幽至極。
塵囂:塵世的喧囂。
埽:同“掃”。
賡:連續,繼續,這里指聲音相和。
碧落:天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結識了樂閑居士,看到其遠離市囂、閑適高雅的生活,心生感慨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這種生活的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樂閑居士的閑適生活。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豐富,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上展現了傳統文人對高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古寺清秋日,含毫憑小樓。雨微滋石蘚,煙淡落霜楸。紫燕休巢幕,蒼鷹已下韝。閑傾浮蟻酎,時典鹔鹴裘。
路隘山深處,無人獨賞音。絕殊姿媚態,常抱歲寒心。冰雪自太古,竹松非異岑。亦知移不得,健步一登臨。
戰攻人世界,隱我入山間。且作耽詩癖,誰云運甓閒。松杉生遠影,風雨隔前灣。天路遙看近,歸云共鶴還。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念此朝宗義,孤衷每郁寥。未能支廈屋,祇可托漁樵。冀作云中鶴,來聽海上潮。長安難得去,不是為途遙。已當天末處,地亦近南交。欲雨虛帷潤,無家壯志拋。桐看幾落葉,燕記屢營巢。正作還鄉夢,虛窗竹亂敲。云間長抱石,鷗夢淺依沙。山靜能容客,潮流直到家。茍全徙倚便,小隱困窮加。不識春風面,何人問落花。餓已千秋久,人堪飯首陽。苦憂徒反側,無事笑徜徉。慨想風云合,回思雨露長。只今空寂寞,能不戀滄浪。長松不可俯,遠視立亭亭。月色來窗曙,山光到海青。荒村馀古意,老鶴愛修翎。正發臨池興,憂來筆又停。
方得名為觀自在,豁達靈光非內外。野橋村店混塵流,乞我一文充布袋。
天上松風入耳來,剔燈孤坐妙高臺。水流自壯中流響,塵夢都從午夢回。勝覽幾人雙蠟屐,隱憂隨日滿腔埃。吟馀老鶴江天過,疑亦山靈為我陪。落葉風吹暫掩關,敲冰吟對老僧閒。火融霜氣紅歸樹,煙化泉聲白到山。近砌竹爐茶正熟,繞窗松徑鶴初還。若令坡老重來日,萬劫都同轉盼間。
朝閃龍旂入建康,暮收飛檄定吳疆。會稽勒石羞秦帝,滄海歌云笑穆王。
林葉聲乾山影瘦,斬新霜氣欲無秋。菊花猶護西風局,自在籬根夢蓐收。
一峰不作一峰看,青翠瑤篸十萬竿。多半髻螺盤疊疊,白云膏沐濕秋寒。
萬古英臺面,云泉響佩環。練衣歸洞府,香雨落人間。蝶舞疑山魄,花開想玉顏。幾如禪觀適,游魶戲澄灣。
青煒留中分,風日和且釅。冰綃熨遠空,云錦織方甸。農政自古然,長官欲身勸。皤皤彼黃發,懇懇余素念。胼胝無乃勞,推瀝不敢怨。文移窘星火,日夕靦顏面。所欣歲薦熟,況復江可堰。蒙袂奚自來,儲粟何以贍。瓣香企璇穹,遍界雨美膳。使民樂耕桑,為國罷征戰。堯俗可盡封,嗚呼何日見。
寄言眾鬼且聲吞,把當陵遷谷變論。那得如云冠蓋祭,墨卿作些慰飄魂。
古柏參天合,空山淡夕曛。冷風吹落葉,獨鶴引歸云。香徑寒花落,飛泉曲澗分。村墟何處是,樵唱隔煙聞。
先漢郡有丞,選置不浪取。次公在河南,吏嚴而獨不。皇家重監郡,小試煩大手。上方求寬和,淹外詎容久。
寧須種種譜宣和,一片春云亦自多。誰遣此君相伴住,翻枝常入楚人歌。
馬跡車塵漫白頭,蒼生初不待君憂。且從少傅論中隱,盡要元規擁上流。東閣官梅動詩興,洞庭春色入新篘。歸程未覺西庵遠,夜夜清伊繞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