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其七
陰陰陵上柏,離離陵上草。
樵兒與牧豎,躑躅陵上道。
蛻骨出榛莽,后土不愛寶。
衰蟬吊寂寞,寒蟾照枯槁。
白云散同漫,西風不敢掃。
蓋棺千年后,既往不能保。
人生血肉軀,百年終丑老。
安得紫微書,遺我一火棗。
陰陰陵上柏,離離陵上草。
樵兒與牧豎,躑躅陵上道。
蛻骨出榛莽,后土不愛寶。
衰蟬吊寂寞,寒蟾照枯槁。
白云散同漫,西風不敢掃。
蓋棺千年后,既往不能保。
人生血肉軀,百年終丑老。
安得紫微書,遺我一火棗。
陵墓上柏樹陰森,野草繁茂。砍柴的孩子和放牧的小童,在陵墓的道路上徘徊。尸骨從雜亂的草木中露出來,大地不珍惜這些。秋蟬哀鳴,更顯寂寞,寒月照著枯骨。白云散漫,西風也無法吹散。人死后千年,過去的一切都難以保全。人生這血肉之軀,百年后終會衰老丑陋。怎樣才能得到仙書,賜我一枚火棗呢?
陰陰:形容樹木枝葉茂密,幽暗的樣子。
離離:野草繁茂的樣子。
樵兒:砍柴的孩子。牧豎:放牧的小童。
躑躅:徘徊不前。
蛻骨:指尸骨。榛莽:雜亂叢生的草木。
后土:指大地。
寒蟾:指月亮。
紫微書:仙書。
火棗:傳說中的仙果。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對生命無常的感慨來看,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一些人事變遷、生死離別后,對人生有了深刻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以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生短暫、生命無常,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它反映了詩人對生命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探索。
知君閉關久,一徑落花深。書癖年長在,詩盟春更尋。空山幾兩屐,遠道四愁吟。北望休相笑,平生魏闕心。
北山歸臥各風煙,西望長安思惘然。直散聞鶯蘭省畔,朝回飲馬玉河邊。府中盡道逢時少,闕下爭看被服妍。為憶同游雙鳳侶,銜恩記否十年前?
本寧名家后,況復產郢里。高倡白雪言,誰能不披靡。弱冠白虎帷,授簡平津邸。絳灌中自疑,袁伏能無詆。遷地邇長沙,移官逾二始。一秉西京鐸,洋洋復盈耳。賜環夫豈難,懷璧不吾以。
君不見少壯從軍去。白首流離不得還。故鄉窅窅日夜隔。音塵斷絕阻河關。朔風蕭條白云飛。胡笳哀急邊氣寒。聽此愁人兮奈何。登山遠望得留顏。將死胡馬跡。寧見妻子難。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
燈夕初過冷未平。乍看今日試微晴。東風已解向人迎。梨蕊幾時飄弱韻,柳條如欲蕩柔情。隔墻何處按歌聲。
草市行宮古木陰,閩杭回首一沾襟。雙龍北去金甌缺,六馬南來玉璽沉。嘗膽未消干隧憤,攀髯無限鼎湖心。凄涼莫問祥興事,禾黍離離江水深。
方同梅花節,獨上木蘭舟。問子今何適,蒼梧訪古游。火山寒矗矗,湘水綠悠悠。仙人馀寶洞,帝子有珠丘。清暉子行樂,白云我心愁。若見斑斑竹,知人別淚流。
行行忽遠闔閭城,野寺經多不記名。吳郡聲光還范老,好山奇古到天平。秋林返照誰能舍,云水之人眼自明。卻笑方袍僧一個,瓦盤趺坐采新菱。
最無端,官樓畫角輕吹。一聲來、深閨深處,把人好夢驚回。許多愁、盡教奴受,些個事、未必君知。淚滴蘭衾,寒生珠幌,翠云撩亂枕頻敧。窗兒上、幾條殘月,斜玉界羅帷。更堪聽,霜摧敗葉,靜扣朱扉。念別離、千里萬里,問何日是歸期。關情處、魚來雁往,斷腸是、兔走烏飛。美景良辰,賞心樂事,風流孤負縷金衣。謾贏得、花顏玉骨,瘦損為相思。歸須早,劉郎雙鬢,莫遣成絲。
二妃端協帝,三后共興周。決策天同力,收功語不流。權宜從殺禮,末命尚深憂。郁郁佳城閉,終天配壽丘。
才疏空許國,老去漫為官。長病同玄晏,多言愧懶殘。歸心隨贛水,愁眼望桑乾。自笑發如鶴,羞看鏡里鸞。昔年留建業,授館廁嘉賓。忝竊慚高位,淹留有故人。相逢青鬢在,誰信白頭新。晚歲良田熟,東阿豈漫云。
薊門二月柳初青,未有長條折贈行。遠道共懷羈旅意,同鄉不盡別離情。花臨河上家家發,山過淮南處處清。民吏桐川迎望久,經游且莫滯雙旌。
長安道,無人行,黃塵不起生榛荊。高山有峰不復險,大河有浪亦已平。向來百二秦之形,秪今百二秦之名。我聞人固物乃固,人不為力物乃傾。將軍誓守不誓戰,戰士避死不避生。殺人飽厭敵自去,長安有道誰當行。黃塵漫漫愁殺人,但見蔽野雞群鳴。河東游子淚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長安道,無人行,長安城中若為情。
壘石為橋數百春,恍疑烏鵲駕河津。塵中車馬經行古,輿上規模制作新。得意共稱題柱客,憐才誰識授書人。清宵惟有桓伊笛,三弄梅花月下頻。
惜取殘聲聽鷓鴣。單衣佇立晚茶余。櫻桃紅似淚連珠。異地兩逢佳節過,故園一去好音疏。只應斜日可憐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