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礪十首 其六
北荒騰黑陰,飛妖蝕漢日。
閶闔九重門,老胡騎馬入。
萬世熙明殿,一朝韃靼窟。
江南荒野間,月黑鬼兵出。
北荒騰黑陰,飛妖蝕漢日。
閶闔九重門,老胡騎馬入。
萬世熙明殿,一朝韃靼窟。
江南荒野間,月黑鬼兵出。
北方荒蠻之地涌起了黑暗的陰云,邪惡的妖物吞噬了漢家的日月光明。那重重宮門的皇宮,如今胡人騎馬長驅直入。曾經千秋萬代都繁榮光明的宮殿,如今一朝之間成了韃靼人的巢穴。在江南的荒野之中,月黑風高時鬼兵紛紛出現。
北荒:北方荒蠻之地。
飛妖:指邪惡勢力。漢日:象征漢族政權。
閶闔:神話中的天門,這里指皇宮的宮門。
老胡:對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
熙明殿:指代朝廷宮殿。
韃靼: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這里泛指入侵的外族。
鬼兵:比喻入侵的敵軍。
此詩可能創作于外族入侵、國家動蕩的時期。作者目睹了外族的侵略和國家的淪陷,對國家的命運深感憂慮,于是寫下此詩以表達內心的悲憤。
這首詩主旨在于反映外族入侵給國家帶來的災難。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鮮明、情感強烈。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狀況和文人情感的代表作品,讓后人能更直觀地感受到當時的社會動蕩和人們的痛苦。
昔有邯鄲女,艷色世無如。手提青絲籠,采桑城南隅。頭上金雀釵,耳傍明月珠。素手挽柔條,風吹繡羅襦。使君馳五馬,冠蓋麗且都。桑間問彼姝,云是秦羅敷。裴回日將夕,命妾載后車。長跪謝使君,妾有堂上姑。剖竹節乃直,裂松心不枯。使君善自愛,妾志終弗渝。
迂闊無生計,傭書到白頭。歲寒松柏友,月俸稻粱謀。出處由天命,謳歌樂圣猷。承宣當告別,春色望龍樓。
嶺盡還臨水,溪窮又有山。人游明鏡里,鳥語白云間。少婦織新絲,人來不下機。斜陽過茅屋,郎亦采樵歸。曉上春風第一楂,豁然披眼盡天涯。原田極望人稀少,掩映茅篁數十家。北地樵蘇寸草空,不如燒炭此山中。良材合抱隨斤斧,豈顧區區櫟與楓。山溪百轉水泠泠,栽插新秧次第成。風趕綠茸無斷處,他時粒粒是香粳。
玲瓏翠網隔塵埃,鑒里雙鸞掛寶臺。睡起日高花影轉,玉盤香篆半成灰。
己亥三月尾,大麥小麥黃欲起。風從北來雨不止,野雀漫天水漫地。高田雀飛可網羅,低田水來將奈何。
長干東畔是秦淮,葉自隨流信自乖。花底玉纖崔護水,月中珠淚郭華鞋。晚峰尚學青螺黛,冰箸猶疑白燕釵。四海遨游空有意,忍彈歸鳳獨傷懷。
花落不容惜,猶殘葉底春。稀紅閃馀映,亂綠斗尖新。飛絮高度竹,游絲遠趁人。窺簾聞好語,雙鵲喜津津。
雙扉寂寂候暄開,二客翩翩并馬來。雪岸叢梅行故傍,風江亂葉去仍猜。壺觴力疾歡難竭,林谷經寒響易哀。他日如追今日興,吾堂須記古城隈。
蜀浙迢迢偶一逢,無端羈旅更朝東。新來略少相思信,魚雁殊方價不同。
面岳城南墅,當年數往還。久經書問訊,略記徑彎環。蝶影千花路,鶯聲四月山。披襟容再過,應認酒痕斑。
長河乘夜渡貔貅,兵氣如云擁上游。大將能揮白羽扇,君王不愛紫貂裘。十二關山齊故國,百年疆域漢神州。不眠霜月聞刁斗,自啟茅堂望斗牛。
炎炎紅鏡出東方,綠樹陰濃白晝長。山酒一樽棋一局,好風隔竹度茶香。
芙蓉水落鳳凰城,臺館翛然白玉京。秋色平分中夜月,風光偏借此宵晴。霜侵桂闕仙衣冷,輪度銀河碧浪輕。欲向銀蟾乞靈藥,共騎黃鶴聽吹笙。
亂竹殘燒外,寒山歸鳥邊。春光生雪后,客思起燈前。世路空雙鬢,花開又一年。不堪望鄉處,孤劍倚長天。
五雜組,故園花。去復還,返哺鴉。不獲已,遠思家。五雜組,身上衣。去復還,梭上機。不獲已,久思歸。五雜組,園中花。去復還,道上車。不得已,久思家。五雜組,金縷羅。往復還,機上梭。不得已,阻關河。五雜組,斑斕衣。往復還,烏哺兒。不得已,久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