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夢哭歌
金輪王夭中天壽,赤龍夜哭玄蛇吼。
仙人不忍辭漢去,青山照水生愁丑。
雖貧亦有買醉資,甘美不入孤臣口。
死后骨消恨不消,歲歲暗逐春風上新柳。
金輪王夭中天壽,赤龍夜哭玄蛇吼。
仙人不忍辭漢去,青山照水生愁丑。
雖貧亦有買醉資,甘美不入孤臣口。
死后骨消恨不消,歲歲暗逐春風上新柳。
金輪王過早離世,赤龍在夜里悲哭,玄蛇嘶吼。仙人不忍心告別漢朝離去,青山映照綠水,生出憂愁與悲苦。即便貧窮也有買酒的錢,但美酒卻難入孤臣之口。死后尸骨消散,可怨恨卻不會消散,每年暗暗隨著春風爬上新生的柳枝。
金輪王:佛教轉輪王之一,這里可能象征帝王或有重要地位之人。夭中天壽:過早離世。
赤龍、玄蛇:可能象征不祥或動蕩的事物,在古代神話傳說中龍蛇常具特殊寓意。
仙人不忍辭漢去:借用仙人與朝代興衰的典故,表達對舊朝的不舍。
孤臣:孤立無助的臣子,多指忠貞于舊朝而不被新朝接納者。
恨不消:怨恨難以消除。
由于“憶夢哭歌”并非廣為人知的經典詩詞,具體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創作于朝代更迭、社會動蕩時期,詩人目睹重要人物離世、舊朝衰落,以詩詞抒發內心的悲痛與對舊朝的懷念。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朝代興衰、人物命運的感慨與哀傷。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深沉,通過象征和借景抒情等手法增強了感染力。在文學上雖可能未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
尚憶風塵際,能高物色情。吹噓慚國士,吐握為儒生。山水孤琴合,虹霓一劍鳴。含珠十年夢,無路報投瓊。
如此長宵,聽雨聽風,回腸自支。想蘭房遺掛,久縈煙網,花魂偷返,又杳天涯。旅枕秋涼,殘燈夢瘦,莫道瑤宮總不知。分明見,是云鬟似舊,絮語遲遲。相逢慢訴相思。問碧海鯨波鶴怎攜。嘆玉簫紅淚,空沾絮果,檀奴青鬢,尚戀塵絲。鈿盒三生,銀槎萬里,到死相依更不離。翻然醒,記一聲珍重,仙去移時。
煙燈曖無寐,憂思坐長往。寒風振喬林,葉落聞窗響。起窺庭月光,山空游罔象。懷人阻積雪,崖冰幾千丈。
樊郎昔補太常掾,郊祀通天致敬時。先過罘罳張鼓樂,復從鹵簿建旌旗。頒宣即用金書刻,讀祝還令玉版持。今日江南見樵者,命渠歌作贈行詩。
石林求路轉聱牙,來訪香巖大士家。雨過門前生薤葉,風行隴上落松花。懸崖滴水鳴金磬,激澗流泉走玉砂。欲適山林去城市,久知寂寞勝紛華。
氣無所帥任崩奔,東騖西馳利欲昏。人事才停機械息,天心無間本真存。
辭家日已遠,到縣程將近。是身如蓬梗,飄泊何由定。石斗浪聲齊,月摹人影正。江神愿乞靈,明朝風力順。
一望嚴陵十里馀,亂山銜日雁相呼。故人零落今馀幾,獨有黃公舊酒壚。
扣舷驚笑,想當年行樂,綠朝紅暮。曲院題詩,人去遠、別換一番歌舞。鷗占涼波,鶯巢小樹,船閣鴛鴦浦。畫橋疏柳,風流不似張緒。閑問蘇小樓前,夕陽花外,歸燕曾來否。古井香泉秋菊冷,坡后神仙何許。醉眼觀天,狂歌喝月,夜喚西林渡。穿云笛響,背人老鶴飛去。
輕無斗儲價,重則筋力絕。欲下半巖時,憂襟兩如結。風高勢還卻,雪厚疑中折。負荷誠獨難,移之贈來哲。
遙遙雙玉佩,贈我意何勤。石鼓周王篆,金泥漢帝文。蛟螭寒壓霧,科斗暗藏云。萬古岣嶁碣,何時一對君。
別淚更深作雨飄。布帷孤枕擁寒宵。遙思故閣縈蛛網,空剩游塵拂鳳翹。尋舊夢,更無聊。客樓花落又明朝。天涯默數飄零恨,兩渡西溟望鵲橋。
殷地鼓鼙迎日出,倚天梁棟與云浮。北瞻帝闕三千里,南控臣藩二百州。江海無波沈罔象,旌旗垂野駐貔貅。鸞回麗榜多深意,繡袞于今有魏牟。
連雨淋浪不耐秋,江行已試木棉裘。侍中無夢思通籍,肘后有書能校讎。身坐米船歌灌口,眼明瀑布是江州。到家先謁虞夫子,定作芝亭一月留。
窮崖多雜樹,上與青冥連。穿云下飛瀑,誰能識其源?但聞清猿嘯,時見皓鶴翻。中有避世士,冥寂棲其巔。翳予亦同調,路絕難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