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仲寶上人
一笑簫韶曲未終,清風杖錫欲何從。
不隨輕絮飄流水,且作閑云過別峰。
昭慶寺前鴉遶樹,余杭山下鶴歸松。
人來今雨聞消息,見說維摩帶病容。
一笑簫韶曲未終,清風杖錫欲何從。
不隨輕絮飄流水,且作閑云過別峰。
昭慶寺前鴉遶樹,余杭山下鶴歸松。
人來今雨聞消息,見說維摩帶病容。
你這一笑,仿佛簫韶之曲還未奏完,手持禪杖身披錫衣,在清風中不知要去往何處。你不似那輕飄飄的柳絮隨流水飄走,而是像悠閑的云朵飄過別的山峰。昭慶寺前烏鴉繞著樹飛,余杭山下仙鶴歸棲松樹。有人帶來新結識朋友的消息,說你如維摩詰居士一樣帶著病容。
簫韶曲:相傳為舜時的樂曲。
杖錫:僧人手持的禪杖和錫杖,代指僧人。
輕絮:輕飄飄的柳絮。
今雨:指新結識的朋友。
維摩:即維摩詰居士,是佛教中一位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常現病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與仲寶上人可能身處異地,詩人聽聞友人消息后有感而發。當時佛教文化較為盛行,詩人可能受其影響,對友人的生活狀態有所關注和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仲寶上人的牽掛與欣賞。其特點是意境優美,通過豐富意象和巧妙手法展現友人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的交往及對佛教文化的感悟。
盈尺為祥須應占,洪纖著物類形鹽。幻成列阜鼉城涌,散作千林蝶陣粘。清友不妨添玉骨,蒼官俄怪變銀髯。祇憐歲歲催人老,染盡華顛亦可嫌。
湖尾。畫里。風漸起,轉蘭橈。霞袂舉。私語。暗魂銷。紫陌繡驄驕。明朝。誰家紅袖招。莫相饒。
陽朔千山復萬山,最深山處是松關。新詩吟罷無馀事,一片真心云共閒。
萬事無如退步看,個中生死不相干。兜兜怛怛從他做,兀兀癡癡我自安。
巖扉開早涼,谷鳥紛遠翔。花氣濕幽徑,磬聲清上方。云生松澗底,泉落蘚池傍。我有遺榮意,移時坐石床。
魯生萬卷尚未厭,昔人五車能幾何。趙中有令自太儉,秦延君說無乃多。駑馬十駕能千里,檐蛛千絲成一羅。試使云帆涉滄海,朝宗無盡總先河。劉云愈愚必以學,韓謂加骨可希光。子孟無術固堪惜,湘東能讀安救亡。貴多貴少有二理,譏大譏小非一綱。稽古居今未容易,漫從歧路覓亡羊。萬言不敵一杯水,百藥莫如三折肱。持方納圓豈求合,炊沙作糜誰復能。至道有時云障日,獨行常恐鬼吹燈。為山掘井我難遂,看子浮圖張七層。
歲寒冰雪里,獨見一枝來。不比凡桃李,春風無數開。
雙眉微斗。淺淺黛螺描就。暮春時。并檻鴛鴦宿,穿簾燕子飛。郎行留密語,花發是歸期。看到荼蘼了,信音稀。
仙閣龍城一望間,每來過我不如還。汀鷗猶集欄干外,應怪從今氣象閒。
萬事無如退步僧,發長懶剃貌棱層。出言吐氣多山野,逆耳之談誰肯聽。
皓皓朝日光,唧唧應候蟲。旋疑故友來,庭角生悲風。捲帷宣積蒸,牽裾步芳叢。不知何事貴,立坐無禮容。東鄰誰家子,感秋寄枯桐。豈惜盛衰遷,果哉觀未通。惟秋乃能肅,惟士乃有窮。何如恣開顏,白日猶可東。清晨挾書出,歸息及亭午。棲棲十步間,何解羨高舉。湖漘柳將髡,后會期百五。朝煙懸影低,郁郁如怨語。韶年轉戶樞,遑敢計辛苦。丹黃到宵分,欺窗幾更雨。念此亦復加,免與牛鼎伍。街門漲車塵,疲臥不敢興。跳窗驚貓奴,起弄半愛憎。微物務適性,至靜知所乘。如何汩天機,坐與居諸盲。開軒一展書,懔然猶父兄。但知面溫厲,不覺秋已橫。
何處尋芳策蹇驢,典衣買酒出城西。玄都觀里桃千樹,黃四娘家花滿溪。
松意欲成龍,風勢還如馬。獨立亭亭萬仞顛,不受秦封者。大廈忽傾時,棟折無全瓦。此木何由避斧斤,林密山深也。
好事如師豈易逢,不辭趼足訪行蹤。揮殘麈尾知難再,目斷碧蓮峰外峰。
萬事無如退步眠,放教癡鈍卻安然。漆因有用遭人割,膏為能明徹夜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