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
自笑儒冠不稱時,幾回堪笑復堪悲。
閑門事少知貧好,逆境愁多恨死遲。
勛閣麒麟無夢想,故山猿鶴有心期。
紛紛塵俗都如許,吟得詩成欲寄誰。
自笑儒冠不稱時,幾回堪笑復堪悲。
閑門事少知貧好,逆境愁多恨死遲。
勛閣麒麟無夢想,故山猿鶴有心期。
紛紛塵俗都如許,吟得詩成欲寄誰。
自己嘲笑自己這儒生打扮不合時宜,有好幾次既讓人覺得可笑又讓人感到悲哀。閑居家中瑣事少,才知道安貧其實也不錯;身處逆境憂愁多,只恨自己死得太遲。對于登上功勛閣、畫像麒麟臺這樣的事已不再有夢想,對故鄉山林里的猿猴仙鶴卻有了相約之念。這世間紛紛擾擾的塵俗之事都是如此,我吟成了詩又想寄給誰呢?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
勛閣麒麟:即麒麟閣,漢宣帝曾將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畫像陳列于麒麟閣,以表彰其功績。這里借指建功立業。
故山:故鄉的山,指故鄉。
猿鶴:借指隱居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不順、生活不如意的階段。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讓文人難以施展抱負的情況,詩人因此對現實感到失望,從而有了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部分文人的心境。
詩朋棋伴共婆娑,制就春衣剪薜蘿。酒滿綠樽嫌客少,花飄紅雨恨風多。幾灣西澗縈羅帶,一抹南山擁翠蛾。閑聽時禽奏天樂,漫勞攜妓更征歌。
山人西從太白來,東南勝覽窮天臺。鳳歌落落復自和,笑問楚狂安在哉。江陵曾見子微否,道骨仙風子真有。神游八極偕者誰,江上聽潮何太久。山人西望幾回首,石室高寒逼星斗。六月爭傳雪未消,萬峰誰遣云長守。南來遺我方山冠,何以報之青瑯玕。杜陵詩人不可作,擊節虛堂風雨寒。
千官聽徹午門鐘,咫尺蓬萊有路通。山色漸分宮樹碧,日華微映御袍紅。九成樂奏龍光近,萬歲聲傳虎拜同。湛露潤浮天上下,卿云晴繞殿西東。舍人書詔臨丹扆,內侍傳宣出紫宮。冉冉爐煙凝幾席,重重花影轉簾櫳。時當元首賡歌際,春在康衢化育中。已睹文章資黼黻,更思旒纊蔽明聰。豈無良牧如龔遂,應有儒臣得馬融。想見朝回封事少,上林吟遍百花風。
有偉延陵公,居然古明德。道義周一身,文章可華國。悠悠明堂思,允矣清廟瑟。惜哉晚登庸,位用殊未極。還能敦薄夫,坐亦消讒慝。德淵物為遷,曾誰睹聲色。圣賢不復生,斯人重吾憶。
云林女伴踏歌來,仙桂靈芝滿目開。聞說此中誇勝事,月明雙跨綵鴛回。
冉冉征途去,眈眈畏日長。枕流浣清泚,倚樹憩蒼涼。蟬抱風枝響,螢升露草光。不眠愁獨夜,臥看月侵床。
銅龍咽水漏聲遲,隔坐香風拂面吹。燒盡海棠花下燭,揮毫閒和盛唐詩。
釣蓑煙雨斷磯頭,戀闕丹心付子牟。腹有一丁長作祟,背無三甲不封侯。慣貧已識山林趣,投老歸從造物游。自笑骨寒癯似鶴,忍饑猶未怯茶甌。猿驚鶴怨老江蘺,留得離騷到景差。愚智共知窮有分,浮休俱與醉無涯。人間狡兔自三窟,身外鷦鷯只一枝。非意相干吾豈敢,年來端為冷齏吹。
志養堂前驄馬歸,融融喜氣動庭闈。能令將種為書種,可是斑衣勝繡衣。手樹叢萱侵雪色,心同寸草報春暉。不須更上陳情表,壽母康強世所稀。
花生米下二鍋頭,香沁詩脾酒潤喉。一首吟成人半醉,飄飄然若勝王侯。少年豪興老成癡,惟有貪吟似舊時。文字獄過人未死,天教再作幾千詩。
寂歷春江上,城門對縣安。人家依水竹,云塔倚風湍。問酒林花落,維舟浦樹寒。欲眠愁向夕,漁火下長灘。
日落風欲靜,鳥啼人自閒。白云如解事,成雨便歸山。
將軍拓邊地,曾此立奇勛。野草生空寨,荒城鎖暮云。山留舊耕跡,苔暗古碑文。得失如翻掌,后人徒憶君。
膚寸云初出,須臾滿太空。只知天下雨,誰識是龍功。
秋夜有馀清,耿耿不能寐。出戶涼意來,四野星河墜。露氣濕衣裳,茫茫宇宙長。凌空不可得,歸來倒書床。記書已成念,波冷湘筠簟。撫景役吟魂,得句還重練。須臾天山月,一鏡渾無缺。坐落半窗明,對之心愈潔。向來雜慮湯潑雪,不知東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