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菊花歌
道人四時花為糧,骨生靈氣身吐香。聞到菊花大歡喜,拍手歌笑頻顛狂。
憶昔我為混沌王,洞見末劫壽不長。盡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長生方。
我今化身游下土,一嚼清涼徹肺腑。頓令心地豁然開,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變化妙如意,能為一切主中主。塵塵剎剎黃金身,永救娑婆眾生苦。
道人四時花為糧,骨生靈氣身吐香。聞到菊花大歡喜,拍手歌笑頻顛狂。
憶昔我為混沌王,洞見末劫壽不長。盡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長生方。
我今化身游下土,一嚼清涼徹肺腑。頓令心地豁然開,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變化妙如意,能為一切主中主。塵塵剎剎黃金身,永救娑婆眾生苦。
道人一年四季以花為食,身體生出靈氣,散發(fā)著香氣。聽聞菊花,十分歡喜,拍手歌唱,癲狂不已。回憶往昔我是混沌王,預見末劫來臨壽命不長。于是召集群仙站在殿下,下令宣布吃菊花的長生之法。如今我化身來到人間,一嚼菊花,清涼之感直達肺腑。頓時讓內(nèi)心豁然開朗,如迸出明珠閃耀古今。能隨意變化,無比如意,成為一切主宰中的主宰。在每個世界都化作黃金身,永遠拯救娑婆世界眾生的苦難。
道人:這里指有道之人。
混沌王:虛構的角色,可能象征著某種超凡的存在。
末劫:指世界末日般的劫難。
敕宣:帝王下令宣布。
下土:人間。
塵塵剎剎:指各個世界。
娑婆:佛教語,即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總稱,此界眾生安于十惡,堪于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此詩帶有濃厚的道教色彩,創(chuàng)作時間和具體背景難以確切考證。可能創(chuàng)作于道教思想盛行的時期,作者借詩表達對道教長生理念的推崇,以及拯救世人的宗教使命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道教的長生和濟世思想。其突出特點是奇幻想象豐富,語言通俗。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jīng)典名作,但反映了特定時期道教文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xiàn)。
官閒不謝客,二妙忽來過。敢比青云附,俱聽白雪歌。宦情原已少,羈思漸還多。非藉論文侶,其如秋氣何。
海國三千路,鐘陵尺五天。薄游成故里,嘉會總高賢。學覽無今古,詩傳孰后先。并驅知競美,休愧在盧前。
在天有星辰,河漢為其章。
在地有山川,草木賁其芳。
詩乃人之華,蘊藉耀其光。
內(nèi)外本一致,德言互顯藏。
實德展無量,矢言自輝煌。
古者以道志,末世但輕飏。
與君更勉力,內(nèi)心不可忘。
路當平處能持重,勢到窮時妙轉移。只惜功多人不見,艱難惟有后人知。
深山風雪煉奇才,入世偏工挽與推。指點教人深處去,支持出我險中來。
挽得茫茫既倒瀾,旁人誤作系援看。但誇直上扶搖易,那識居高汲引難。
秋風江上送君舟,
落葉江楓總別愁。
解纜不知人去遠,
憑闌猶倚夕陽樓。
五月到盤洲,照眼紅巾蹙。
句引石榴裙,一唱仙翁曲。
藕步進新船,斗楫飛云速。
此際獨醒難,一一金鐘覆。
偶筑湖邊舍,侵尋四十春。
山丘未埋骨,詩酒尚關身。
樵路霜侵屨,漁舟雨墊巾。
忝蒙鄉(xiāng)黨敬,六圣有遺民。
雁貼寒云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
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
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
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別離。
山頭羯鼓奏霓裳,
斷送君王入醉鄉(xiāng)。
憑閣無言念興廢,
孤煙猶起泰陵傍。
一間茅屋疏篁壓。最憐富戶雙螺插。
繞砌長莓苔。多時客未來。
不知名與姓。對面原難認。
只看有梅花。逋仙應是他。
道冠儒履佛袈裟,
弄鬼精魂卻有些。
多謝寶公勤照拂,
雙梼枯盡再生花。
送我歸舟水一篙,更攜佳語贐吾曹。暮云真作江東去,不復沅湘誦楚騷。
平日長嗟取友難,年來頗得見班班。顧憐蹇步終無及,天馬逍遙十二閑。
太息平原生事疏,老來亦欲事犁鋤。儻然識得簞瓢樂,祇見何妨有不如。
前年過語漫匆匆,今喜追隨數(shù)日同。詩里固知俱有味,酒邊寧復重言功。
山到窮時一徑開,數(shù)松幾竹與縈回。我歸釀黍仍鋤菜,準擬籃輿窈窕來。
棲烏飛絕。絳河綠霧星明滅。
燒香曳簟眠清樾。花久影吹笙,滿地淡黃月。
好風碎竹聲如雪。昭華三弄臨風咽。
鬢絲撩亂綸巾折。涼滿北窗,休共軟紅說。
亭亭玉立,翠袖生香寒惻惻。
幾度相逢,飄緲驚鴻只夢中。
萬千幽恨,淺淡眉痕黃一暈。
欲去凌波,脈脈無言淚自多。
等閒援筆賦新篇,
句法新奇思涌泉。
絕勝唐人作詩苦,
推敲一字強雕鐫。
斜日下城角,炎風一騎馳。
野花全白后,山果半紅時。
小袖攀桑婦,方壚賣餅師。
我來偶攤飯,樹影正離披。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