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晉王大令保母帖
曹娥洛神遍堪輿,保母后出爭瀾趨。一時耳目喜新異,九原誰復哀意如。
世人重藝不重義,每以好奇夸好事。集古金石半豐碑,逝者似為書者累。
八百余載四字全,政同懸崖三百年。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興憐。
但道青氈故家物,肯因陵谷憐枯骨。耳孫猶爾況他人,崇韜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盜猶蘭亭,必無可欲乃妥靈。黃??前車已如此,安保金蟬之墓終弗毀。
曹娥洛神遍堪輿,保母后出爭瀾趨。一時耳目喜新異,九原誰復哀意如。
世人重藝不重義,每以好奇夸好事。集古金石半豐碑,逝者似為書者累。
八百余載四字全,政同懸崖三百年。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興憐。
但道青氈故家物,肯因陵谷憐枯骨。耳孫猶爾況他人,崇韜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盜猶蘭亭,必無可欲乃妥靈。黃??前車已如此,安保金蟬之墓終弗毀。
曹娥碑、洛神賦等書法作品廣為人知,保母帖出現后也引發眾人追捧。一時間大家都喜好新奇,又有誰會去哀悼逝者的心意呢。世人看重技藝而不重情義,常以好奇之心夸贊那些愛多事的行為。收集的古金石大多是豐碑,逝者好像成了書法者的拖累。八百多年這保母帖四字完整,就如同懸崖一樣歷經三百年。王畿不明白王元象的心意,還不如那個‘果’能引發憐憫。只說這是故家的青氈之物,怎會因世事變遷而憐憫枯骨。后代子孫尚且如此,何況他人,郭崇韜那樣的事怎么能忽視。昭陵被盜就像蘭亭集序的遭遇,只有沒什么可讓人覬覦,逝者才能安息。黃??的前車之鑒已然如此,怎能保證金蟬之墓最終不會被毀。
曹娥:指曹娥碑,東漢年間人們為紀念曹娥的孝行而立的石碑,其書法價值頗高。
洛神:指《洛神賦》書法作品。
堪輿:這里可理解為廣泛流傳、為人熟知。
九原:本指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后泛指墓地,這里指逝者。
集古金石:收集古代的金石碑刻等。
耳孫:泛指遠代子孫。
崇韜:指郭崇韜,五代時期后唐宰相,他冒認唐代名將郭子儀為祖先。
昭陵之盜猶蘭亭:唐太宗昭陵被盜,傳說《蘭亭集序》真跡陪葬其中。
黃??: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推測可能是有類似被盜墓情況的人物。
金蟬之墓:可能是與保母帖相關的墓,或泛指類似的墓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古代書法作品過度追捧的風氣,人們熱衷于收集金石碑刻等,而忽視了其中蘊含的情義。詩人看到這種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世人重藝輕義的現象,通過對保母帖等書法作品引發的社會現象進行描述和議論,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歷史的教訓。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詩人的思想觀念。
老饕八十再生牙,爛嚼虛空吐出滓。
點綴玲瓏巖下草,枝枝葉葉是曇花。
楊柳灣頭?舸開,
楊花飛雪逐船來。
郎愛楊花隨舵轉,
儂憐楊柳倒根栽。
百首初成六十馀,朝涂暮改費居諸。
誰將綵筆傳于子,人怪青春小似余。
一笑拈花差易耳,三年刻楮欲何如。
梅兄樗叟俱枯槁,總把風光義讓渠。
昨夜虎丘山上望,
一輪明月照蘇州。
乾清坤夷,
軒豁呈露。
萬祥畢溱,
登三咸五。
水懦何如火烈強,養癰終見逞鴟張。
伏戎已長三年莽,聚嘯難通百里糧。
馮婦君原羞臂攘,庖丁我最嘆刀藏。
新村無樹憑誰伐,小憩令人憶召棠。
一望人煙少,孤征近夜昏。
鐘聲何處寺,客宿半山村。
草響蛇尋穴,風腥虎過門。
平生愛巖壑,今日始銷魂。
蟬柳池塘,嬌鶯簾幕,晚來霽景收煙。甚離顏花謝,愁緒絲纏。檢點鴛鴦繡被,香燼冷、生怕孤眠。憑闌見,別來明月,頭上三圓。
中天。夜深飛去,須直到天涯,吹墮伊前。奈天涯消息,依舊茫然。打起沙頭宿雁,分付與、一寸紅箋。紅箋疊,沉吟路遙,雁也難傳。
巾屨長閑客,簾櫳薄暑天。
巢空重乳燕,葉密未鳴蟬。
壺箭看多算,圖書理斷編。
悠然已日夕,卻上采菱船。
皇阪多麟趾,天池必龍翔。明宰乘兩鳧,列宿動精光。
閉閣鳴弦琴,沉思遠高堂。嗷嗷林鳥悲,悠悠風木蒼。
撫枕夜五起,慕愛結衷腸。詎言何從事,白首餐黃糧。
昊天列光景,清輝緬赤縣。少微垂高云,婺彩明河甸。
?眇寰宇間,習習祥風煽。茲匪巨孝蒸,孰能撥靈變。
回頭語中州,大養非珍饌。持此金石開,會膺紫泥眷。
郁郁山上云,油油澗中薇。嘅彼寸草莖,宛映三春暉。
仕漢信亮節,游楚傷方徽。物理尚可鑒,遠邇相因依。
陟岵揚哀音,白華播芳輝。藉以準時哲,千載將同歸。
昔聞荀太尉,白發能孝養。英風邈海隅,至今復清響。
鳳嘯必椅梧,麟游非草莽。托跡豈不然,寄心且遠仿。
合符一術間,總轡萬事長。所以不匱姿,垂聲得淑儻。
奸謀?訾今何在,一品頭銜萬古名。
畢竟殉身緣底事,沈家冤案不須明。
天孫別院錦成云,
占斷明都萬有春。
一樣東風花幾種,
不堪啼鳥更撩人。
頭麻項路透金絲,項毛翅縐腿班貍。
四腳兼黃肉帶赤,秋蟲見影不相持。
倦游諳盡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
碎點飄鐙,繁聲落枕,鄉夢更無尋處。
幽蛩不語,只斷葦荒蘆,亂垂煙渚。
一夜瀟瀟,惱人最是繞堤樹。
清吟此時正苦。漸寒生竹簟,秋意如許。
古驛疏更,危灘急溜,并作天涯離緒。
歸期又誤。望庾嶺模糊,濕云無數。
鏡里明朝,定添霜幾縷。
不負前生約,曇花了夙因。
鑄金多作淚,埋玉又成塵。
白發填詞客,紅牙按曲人。
空山來守酒,憑吊共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