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錢余笑 其一三
三三即九九,數之何曾有。
九九非三三,拈來不用參。
滿頂發???,滿面骨巖巉。
不知死日至,只是弄癡憨。
三三即九九,數之何曾有。
九九非三三,拈來不用參。
滿頂發???,滿面骨巖巉。
不知死日至,只是弄癡憨。
三三得九,九九歸一,這些數字本就虛幻并無實有。九九和三三也并非簡單等同,拈來此理無需再去參究。滿頭頭發蓬亂如草,滿臉骨骼突兀嶙峋。卻不知死亡之日即將來臨,只是一味地裝癡賣傻。
三三即九九:三三相乘得九,九九也可看作一種循環之數,這里表示數字概念的虛幻。
???(cuī sān):頭發蓬亂的樣子。
巖巉(chán):形容骨骼突兀、險峻。
此詩作者為戴復古,南宋江湖派詩人。當時社會動蕩,人們生活在不安之中,卻仍有許多人渾渾噩噩,不悟生死道理。詩人可能是有感于此創作此詩,以警醒世人。
這首詩主旨在于警醒世人莫要執迷于虛幻事物,要認清生死無常。其特點是用數字哲理和形象描寫結合,語言直白。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戴復古關注現實、以詩勸世的創作風格。
涼漢清泬寥,衰林怨風雨。愁聽絡緯唱,似與羈魂語。
蹀躞嬌黃不受鞿,東風暗與色香歸。偶逢白墮爭春手,遣入王孫玉斝飛。
冒雪披風開數點。萬花厭、欺寒探暖。掩映閑庭院。月下疏影橫斜,幽香遠。命友開尊同宴玩。聽麗質、歌聲宛轉。對景側金盞。任他結實和羹,歸仙館。
載歸人扁約歸云,夜醉題襟仙侶。昨夢鯨濤驚倦客,幾載天涯塵土。聯舊鄉園,筠簾綺席,穩坐橫塘雨。閒鷗笑我,別來多少新漫數。看腰?拓名場,回瀾照影,塵鬢應羞顧。憔悴花前聞舊曲,沙渚園亭花絮。鶯燕迷離,琵琶怨恨,莫把平生訴。曉風殘月,此情還又愁賦。
毫釐何所辯?惟在公與私。公私何所辯?天動與人為。遺體豈不貴,踐形乃無虧。愿君崇德性,問學刊支離。無為氣所役,毋為物所疑。恬淡自無欲,精專絕交馳。博弈亦何事,好之甘若飴?吟詠有性情,喪志非所宜。非君愛忠告,斯語容見嗤。試問柴墟子,吾言亦何如?
一夜求賢詔,歡呼萬國同。謨謀咨大老,啟沃仗元功。絕域車書會,中天劍舄崇。異時評太史,何羨帝臣風。
江上秋云薄,寒鴉散亂飛。未明常競噪,向晚復爭歸。似怯霜威重,仍嫌樹影稀。老僧修止觀,寫物固精微。
三月湖邊花正開,江邊望船郎未回。燕子來時春又去,心酸不待吃青梅。
濟寧南下接通津,楊柳冬來色尚新。自是圣恩深雨露,坐令枯朽總回春。
滿酌離杯,留不住、繡衣行客。還正是、登車攬轡,慨然時節。白簡才辭烏府去,紅塵旋被青山隔。看弓刀千騎擁秋風,涂陽陌。自不負,心如鐵。著甚語,堪為別。道太柔則廢,太剛則折。任外豈非經濟手,得中便是澄清策。待功成、隨詔早歸來,從頭說。
誰放詞林出一頭,窮愁自欲著春秋。傳杯有手堪持蟹,解佩無刀可買牛。何苦文章驚海內,已甘煙雨老巖幽。芷汀蘭渚離騷在,付與春江自在流。
諱疾之人每忌醫,夫誰有過喜人規。仲由勇義能如此,令聞無窮百世師。
幾日公來浴鳳池,蹇驢陪乘偶參差。羈棲自笑臥盤谷,健句爭先誦渼陂。世路吹齏無念到,山游啖蔗不言知。紬書倘遂云根筑,肯與酸寒鄭老期。
蘭眼抬露斜,鶯唇映花老。金龍傾漏盡,玉井敲冰早。
世俗亦知千里遠,卻將凡馬被雕鞍。何人欲識真龍種,好向巖頭子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