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錢余笑 其三
晚年闔閭國,僑寓陋巷屋。
屋中無所有,事事不具足。
終不借人口,伸舌覓飯吃。
以此大恣縱,罵人笑吃吃。
晚年闔閭國,僑寓陋巷屋。
屋中無所有,事事不具足。
終不借人口,伸舌覓飯吃。
以此大恣縱,罵人笑吃吃。
晚年居住在闔閭之地,寄居在簡陋的小巷房屋里。屋里沒什么東西,什么都不齊全。始終不向別人開口求助,不會伸著舌頭去討飯吃。因此十分放縱,笑著罵人。
闔閭國:闔閭是春秋時期吳國君主,這里代指吳國之地。
僑寓:寄居。
具足:齊全。
借人口:向人開口求助。
作者鄭思肖為宋末元初詩人,宋亡后隱居吳下,終身不仕元朝。此詩應創作于其晚年,當時他處于元朝統治下,生活清苦,借此詩表達自己堅守氣節、不與元廷合作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堅守自我、不依賴他人的品格。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末元初部分文人堅守氣節、不隨波逐流的精神風貌。
東風未綠無邊草,北苑先抽絕品芽。
六轡行山清霧潦,一槍入焙帶煙霞。
鳳呈奇羽名仙麓,龍護香泉供帝家。
萬碾玉塵飛動處,鬼猶勞矣況人耶。
不枉金閨貯一賢,唱名重見冕旒前。
省闈見說第三賦,選調猶遲十八年。
據實語人南嶠事,無多行李浙江船。
壺山群彥官今緊,直諒如今合茹連。
巨石卷阿駕半天,樵山風景豈虛傳。
水簾不卷四時雨,丹灶空凝萬古煙。
印石尚存烏利跡,問誰曾識紫姑仙。
我來游遍登云谷,更借山僧半榻眠。
西州名品萃東臺,特為光風連夜開。
春事三分元未半,詩腸一日九周回。
雨中有淚坡吟盡,馬上霑花甫醉來。
郡塢數株寥落甚,園丁愛護剪荒萊。
摶砂聚散易西東,覽鏡顏非舊日紅。
千里鴈郵成杳杳,百年駒隙去匆匆。
暮云杜憶謫仙子,夜雪王思安道公。
蠶室史遷非有罪,從來文士例多窮。
丈夫未遇時,流俗多白眼。
張耳能致千里客,相如竟輟萬金產。
方子一世英,要路爭力挽。
行行取侯封,何必守蠹簡。
春光物色伴揚班,晝出城南暮入閽。
轉蕙風吹禊亭竹,采桑日照女筐蘩。
清游得共皇華醉,妙語能追紅藥翻。
一任鵑鳴芳自若,坐間嘉客意同原。
風流太守作春游,到處恩波浩蕩流。
懷綬故鄉需上日,移舟別浦趁中秋。
聲歌洋溢行人口,書翰縱橫健筆頭。
識面雖新心頗熟,殷勤話別送歸舟。
紙錢森插竹,遺像在方橋。
月暗甘棠密,風嘶韓木喬。
所悲緣瘁國,于誼況同朝。
凄斷黃灣路,丹旌些莫招。
后期采菊約新酬,笑指西風帽戀頭。
陸羽久仙泉水在,紫芝何代寺峰留。
霞邊野霧供吟嘯,澤畔歸鴻免嘆愁。
愧乏登高能賦手,陪公后乘寫清游。
路入清溪一帶橋,滿汀紅紫半零凋。
數峰髧鬌山堆髻,百態妖嬈柳飐腰。
聯轡踏花嘶寶馬,當壚換酒解金貂。
堂堂無計留春住,望斷天涯去路迢。
艱難險阻謾曾經,有惠終輸有福人。
邈爾大鈞休致問,澹然方寸自能神。
早知造物難僥幸,何似虛懷任屈伸。
但看四時周復始,幾曾雪后不回春。
樓閣崢嶸古壘門,日隨潮汐謹晨昏。
奠川禹績勤溝洫,學海雄詞識本源。
演迆眾流唯北拱,委蛇萬折肯西奔。
時人有問朝宗義,落筆詩成不待言。
吹面東風豎綠蓑,詩翁七十醉婆娑。
放懷自號天隨子,知我無如春夢婆。
吟有小奚磨破硯,臥看赤腳踏行窩。
太湖爭似黃灣闊,高浪粘天獨笑過。
我敬楳埜翁,治郡如元結。
一朝殉國死,黃壤恨誰雪。
赤輸陳蕃心,碧化萇弘血。
銘筆得柯仙,群陰消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