紈扇
露冷飄零半幅紈,傷心不見女乘鸞。
歌殘春院桃花暖,愁殺秋庭木葉寒。
滿地飛塵何處避,舊時明月向誰看。
應思曾在君懷里,一點恩情欲忘難。
露冷飄零半幅紈,傷心不見女乘鸞。
歌殘春院桃花暖,愁殺秋庭木葉寒。
滿地飛塵何處避,舊時明月向誰看。
應思曾在君懷里,一點恩情欲忘難。
秋露寒冷,半幅紈扇飄零,令人傷心的是再也見不到美人如乘鸞般的風姿。春天庭院里歌聲停歇,桃花依舊溫暖;秋天庭院中木葉寒冷,讓人哀愁。滿地飛揚的塵土無處躲避,舊時的明月又該對著誰去看呢。應該會想起曾經在君的懷里,那一點恩情想要忘掉實在太難。
紈:細絹,這里指紈扇。
女乘鸞:傳說中仙女駕鸞飛行,這里代指美人。
愁殺:極度哀愁。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封建禮教社會,女子常因各種原因被男子遺棄。詩人或許是代被棄女子抒發內心的哀怨,反映了當時女性在情感和婚姻中的無奈與痛苦。
這首詩以紈扇為線索,通過描繪不同季節的景象,抒發女子被棄后的哀愁。其情感真摯,藝術手法運用得當,生動展現了古代被棄女子的悲慘境遇,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江天爽氣動兼葭,南極星飛度歲華。世種潘桃貪結子,家環韓橡卜開花。孫曾滿膝金罍擁,伉儷雙眉玉鬢斜。最羨八千方踰七,天臺嘗己泛仙槎。
轉蓬無定在,飄飖將何之。未遽離本根,賴有回飆吹。在昔從一官,整駕來南陲。何意十載留,竟負三年期。上有垂白親,下有初長兒。平生已艱瘁,況復當亂離。及茲神武師,拓地如拾遺。遂令客行士,秋晏薄言歸。慈母既生還,弱子亦抱持。歌舞入故都,志愿幸無違。鴻鵠游四海,鷦鷯守一枝。寧守卑棲分,不隨鴻鵠飛。
岳降生申事已奇,嵩呼況接萬年期。共言丞相當朝日,偏荷君王賜壽卮。明月似懸金鑒在,流虹遙拜袞衣垂。定知終宴東山夜,清夢如聞湛露詩。
我同草木預先知,出土微聲聽院墀。欲說還休還欲說,難辭愈罷愈難辭。盡刪作者前頭意,來和迎春最后詩。總為心高難落筆,一篇吟到送春時。
柳梢春色未全勝,別路危闌一共憑。交味似傾醽醁盞,離腸難斷轆轤繩。名高講席恩偏荷,喜溢親庭壽屢稱。忠孝想君心力健,遄歸應不待河冰。
當窗林岫濃于畫,春晼晚,鐘山下。樓枕湖波花影亞。絳霄微斂,青鸞棲止,卻共嬋娟話。登臨我是癡吟者,疇昔村扉倚桑柘。書硯重溫霜鬢惹。百無一用,有詩盈篋,來就崔嵬寫。
銀燈夜照白紛紛,四面光搖白縠文。隔枕不聞巫峽雨,繞床惟走剡溪云。風和柳絮何因到,月與梅花竟不分。塞北江南風景別,卻思氈帳舊從軍。
波搖匹練界長空,天闊千帆處處風。入霧樓臺先暝黑,隔林楓葉后霜紅。
嫩寒初褪雨初晴,人逐東風馬足輕。天際孤城煙外暗,云間雙塔日邊明。未諳習俗人爭笑,乍聽侏離我亦驚。珍重碧雞山上月,相隨萬里更多情。
習飲醉鄉拋浩劫,葆真靈液反天和。方知世上閒滋味,元比神仙不較多。
展開兩手當時說,大義流通滿世間。莫謂入荒田不揀,而今到處草漫漫。
病起懶拈酒盞,衣單頓怯春寒。獨把東坡詩卷,立殘西日闌干。
天馬蒲梢不用馳。陳倉道是碧雞棲。紅墻望處何嘗遠,彩翼成時始得飛。非對面,卻通辭。珊瑚壩上送行遲。只今青鳥多乖巧,咫尺蓬山怨路歧。
殿前對策士如墻,我對山人說坐忘。歲晚單衣祇自短,愁來白發有時長。山中蠟屐晴猶著,石上朱弦雨更張。有客江邊期不到,只今秋日轉凄涼。
小昆山勢臥麒麟,獨角撐空甓塔新。北崦榛篁三佛地,西村粳秫百家春。陸機舊宅空馀草,張翰歸舟卻有莼。沈醉臨流還濯足,青鞋猶恐涴黃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