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火后野望 其一
干戈連萬國,丘壑臥三年。
虎嘯黃茅地,鴉屯白骨田。
渴虹疑竭海,腥霧欲沈天。
搖落前朝老,長懷魯仲連。
干戈連萬國,丘壑臥三年。
虎嘯黃茅地,鴉屯白骨田。
渴虹疑竭海,腥霧欲沈天。
搖落前朝老,長懷魯仲連。
戰爭使萬國動蕩不安,我在山林中隱居了三年。黃茅之地傳來老虎的咆哮,白骨累累的田野上烏鴉聚集。口渴的彩虹仿佛要吸干大海,帶著腥味的霧氣似乎要壓沉天空。前朝遺老日漸凋零,我長久地懷念著魯仲連。
干戈:指戰爭。
丘壑:指山林隱居之地。
渴虹:古人認為虹能吸水,所以稱渴虹。
沈:同“沉”。
魯仲連:戰國時齊國人,善于出謀劃策,排難解紛,卻拒絕功名利祿。
此詩創作于兵火戰亂之后。當時社會動蕩,戰爭頻繁,百姓生活困苦。詩人隱居山林三年,目睹了戰爭帶來的破壞和慘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爭的殘酷和詩人的家國情懷。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典型意象描繪戰亂景象,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展現了特定時期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
舟宿寄幽林,難了清夜心。冥神外喧寂,發我靜中音。遂然林月開,滅燭令光臨。沉徽作細響,輕風助微吟。曲罷歸煙水,浦溆各凄深。
染翰年年直禁闈,此身生計未應微。慣聽風雨蓬為屋,小鑿池塘竹映扉。在客亦知聊暫泊,出門那忍遽相違。山靈不用移文誚,滋味依然一布衣。
僭擬諸侯早不存,擁書為鬼笑長恩。三家零落春秋傳,一紙荒唐大小言。若起古人生近世,何如述叔遇強村。春風野火原相識,芳草新來綠到門。
擇盡虛無地,因緣在玉京。筑基須穩穩,立鼎要平平。直豎須彌柱,恒安太極楹。青天為蓋覆,庵主樂無生。大地鏟教平,庵基即日成。來山從丙入,去水放西行。門戶全通達,窗欞透底明。庵中誰是伴?月白與風清。
玉泉山下綠絲垂。曾見先皇駐蹕時。翠輦金輿何處去,煙條露葉不勝悲。
杉松何相疏,榆柳方迥屑。無人擅談柄,一枝不敢折。中庭苔蘚深,吹馀鳴佛禽。至于摧折枝,凡草猶避陰。僻徑根從露,閑房枝任侵。一株風正好,來助碧云吟。時時埽窗聲,重露滴寒砌。風飐一枝遒,閑窺別生勢。偃蓋入樓妨,盤根侵井窄。高僧獨惆悵,為與澄嵐隔。
微涼正好課書篇,熟讀千回見昔賢。七略五車多閱遍,此心方解欲無言。
才子高名八使中,登車千里競稱雄。西臺入奏聞天語,東海陳詩見國風。伏柱久推三楚駿,還朝爭識五花驄。極知未盡澄清意,獻納猶堪寵漢宮。
儺鼓江頭喧日夜,少年江上去鄉關。歸來老泣誰能揩,此淚長長六十年。
孤城寥落萬山圍,惟有東溪景最奇。擁傳使華尋舊賞,滿園春色待多時。援琴故故彈流水,隱幾蕭蕭聽竹枝。擺脫風光情不盡,停車門外欲行遲。危亭飛閣照寒溪,重到依然杜宇啼。好事且看韋守記,補亡思覓義山題。頻來已免山移誚,久坐翻為水樂迷。一宿有情非雅素,他年嵩洛是真棲。
龍宮失曉惱江妃,也養鳴雞報早暉。要啄稻粱無半粒,只教滿頷飽珠璣。
芙蓉花,隔江水,美人盈盈幾千里。何年濯錦墮新紅,水面西風吹不起。我欲牽之在木末,方舟翻愁江水闊。何如只去采芳蘭,落日望見湘南山。九疑重華招不還,萬竹灑淚空潸潸。芙蓉花,似人面,柳眉不在秋時見。墨池為爾閒寫生,鴛鴦鎖合長生殿。重咨嗟,芙蓉花,擲筆浩歌行踏沙。
羅衣脫卻一披緇,卻悟紅顏有歇時。學拜纖纖方禮佛,隨班裊裊乍從師。忽驚形影燈前異,猶剩繁華夢里知。寄語舊家諸姊妹,年年空為落花悲。
黃花清瘦,對我真佳友。隨意山中開與朽,愧我人中喪狗。“功名封子以侯,帛財汗子之牛:我欲與君相易”?黃花風里搖頭。
栗里先生不鼓琴,偶攜明月到東林。白云滿地蒼苔濕,流水一山春雨深。歸路已忘言外意,過橋誰識笑時心。人間俯仰成陳跡,傳得高風說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