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歐陽良有高山仰止四首 其二
我攜二三子,行此白玉灣。
案頭左章集,古語留人間。
我昔識此士,風雨滿空山。
憂愁送日月,不復記容顏。
自從一別來,乃此再見慳。
為客使同邑,造物何其儇。
豈無城府意,乘馬忽復班。
還能顧寂寞,山路披荒菅。
我攜二三子,行此白玉灣。
案頭左章集,古語留人間。
我昔識此士,風雨滿空山。
憂愁送日月,不復記容顏。
自從一別來,乃此再見慳。
為客使同邑,造物何其儇。
豈無城府意,乘馬忽復班。
還能顧寂寞,山路披荒菅。
我帶著兩三個友人,漫步在這白玉灣。書案上放著左章集,其中的古語流傳在人間。我從前結識過這個人,那時風雨籠罩著空山。在憂愁中送走了歲月,已記不清他的容顏。自從一次分別之后,再次相見竟是如此艱難。作為客居之人同在一個城邑,造物者是多么地輕率。難道沒有在城中停留的打算,騎馬忽然又離去。還能顧及我這寂寞之人,披開荒草走在山路上來看我。
次韻:按照別人詩詞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二三子:指幾個友人。
左章集:可能是某人的文集。
再見慳:再次相見困難。
儇(xuān):輕率、隨便。
城府意:在城中停留的打算。
班:返回、離去。
荒菅(jiān):荒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友人分別已久,再次相見機會難得。當時可能詩人處于一種相對寂寞的狀態,友人的到訪讓他心生感慨,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著與友人的情誼以及相見的不易。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平實的敘事展現出深厚的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讓讀者感受到古人之間純粹的友情和對時光的感慨。
南樓迢遞俯丹梯,煙雨蕭條拂檻低。越徼層陰千里合,吳門春樹萬家迷。江流欲動帆檣外,山色才分睥睨西。一自不齋多暇日,新詩誰與醉同題。
龍鳳尊王統,楩楠產異材。八荒歸覆載,萬姓忍風埃。氣運潛移鼎,年華付劫灰。西周已陵替,東漢早栽培。籍甚營薇省,凄其改柏臺。欲知陸賈貴,應用石生媒。人品居前輩,文章列上臺。圣朝崇賜予,丞相重招徠。坐穩金團褥,恩承玉琢杯。學優忘忌嫉,志篤遠疑猜。吉語天邊至,奇勛海上回。稱籓陳版籍,修貢雜瓊瑰。便許安車召,仍須后乘催。浮梁新料理,古歙舊追陪。竹樹旌旗遠,溪山圖畫開。三軍朝出塞,多士夜銜枚。德政遐方服,兵威眾力催。會言云路闊,用爾作鹽梅。
憶昔諸賢秉化鈞,萬方同醉洛陽春。絲紅縷綠盤心菜,剪碧涂金勝里人。往事不堪重理夢,短吟聊與當傳真。君王圣德同堯舜,愿倚青陽頌日新。
金谷園西錦水東,紫絲云暖露華濃。琴中寫得江南意,翠繞巫山十二峰。
一木欲度溪岸高,江門丈人放步牢。腳底太行開幾片,秋風隨處灑鴻毛。
竹末驚飛禽,哀聲出樹遠。兒童依檻坐,和鼓扣瓷碗。
灣水溶溶漾碧虛,白虹高偃接云衢。深春曲岸栽楊柳,落日□□□□□。□□□□□□□,□□□□□□□。□□□□含毫士,莫畫寒江待渡圖。
直道年來冷似菰,西山去后有人扶。王郎此段真奇特,又喜三山出介夫。
圣明恩重一身輕,英簜熒煌萬里行。試問黃金臺上月,清光此夜為誰明。萬點寒鴉噪野煙,保州城上夕陽天。道傍苔碣麒麟臥,知是誰家舊墓田。
鈞天廢大雅,惟聽頌聲作。散步欲何之,風露尋綽約。欲向林中走,林幽隱弓彍。欲向衢中走,衢曲苦寒薄。欲向山中走,山魈爪牙攫。欲向云中走,云舞豕狼惡。欲向殿中走,殿窈大人嗃。欲向人中走,何地立一腳。涇渭性所分,諾諾與諤諤。南薰殊不至,無由紓心瘼。還歸鎖阘扉,呵壁自為樂。又恐高語聲,上驚天心閣。
筍已成竿照眼青,兩郎深慰若翁情。誰言玉謝階庭下,玉樹芝蘭獨擅名。
江南春一片,河北渺難尋。馬首迷昏靄,羈懷滯遠林。鶯疲歌易澀,柳細葉難陰。惟有枝頭杏,千花慰獨心。
曉行□□□,春圃筍纖纖。勢健爭先出,行分續后添。觸藩和葉破,穿壁帶泥粘。犢角形雖瘐,貓頭味不兼。夷齊全節操,王解異貪廉。玉版霏霏嫩,玳簪剡剡尖。清涼生肺腑,淡薄勝齏鹽。諫果嘉同苦,思莼陋絕甜。祖生鞭已試,蘇武節難殲。便使饞涎忍,休令飽腹厭。常憐風入戶,不見雨侵檐。色映琉璃枕,陰浮翡翠簾。堅貞誰與友,正直爾休謙。好擬渭川富,終奇淇澳瞻。相逢心獨喜,得句手還拈。坐久云生席,更深月露奩。未看巢葉鳳,空嘆上竿鲇。薄世皆眼白,吾儕徒首黔。七賢人品異,六逸姓名潛。座上唐夫子,居然有紫髯。
才子先朝侍從年,東山一臥主恩偏。彈冠便借風云起,補袞新看日月懸。疏動龍鱗成五色,名聯騎省映群賢。當時諫獵還誰在,聞道長楊賦已傳。
霧月撩人白,風燈惱客青。倦多資美睡,酒薄免遲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