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景仁君實議樂以詩戲呈景仁
少年議樂至顛華,作得文章載滿車。
律合鳳鳴猶是末,尺非天降豈無差。
勞心未免為詩刺,聚訟須防似禮家。
一曲銀簧一杯酒,且于閑處避風沙。
少年議樂至顛華,作得文章載滿車。
律合鳳鳴猶是末,尺非天降豈無差。
勞心未免為詩刺,聚訟須防似禮家。
一曲銀簧一杯酒,且于閑處避風沙。
年輕時討論音樂到了癡迷的程度,寫出的文章能裝滿車子。音律契合鳳鳴還算次要,樂尺若不是上天所降怎會沒有誤差。費心勞神難免會被詩作諷刺,眾人爭論要防備像禮學大家那樣。吹一曲銀簧喝一杯美酒,暫且在清閑之處躲避風沙。
顛華:癡迷、入迷。
律合鳳鳴:古代認為音律與鳳凰鳴叫的聲音相契合是音律和諧的表現。
末:次要的。
尺非天降:古代制作樂尺有不同標準,這里說樂尺若不是上天所降,暗示其可能存在誤差。
聚訟:眾人爭論。
銀簧:可能指吹奏的樂器。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在音樂理論方面存在諸多討論和爭議,司馬光與景仁等友人參與其中。詩人經歷了這些爭論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這種爭論狀態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過度爭論音樂理論的看法,認為不必過于勞心費神。其特點是語言幽默,通過對比展現心境變化。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狀態。
夷言衛侯說,土風鐘儀操。百年等逆旅,南北俱勞勞。何如事幽討,杖藜舒郁陶。上山拾瑤草,下山折藑茅。尋我煙霞朋,締此金石交。胡然自局趣,顧影悲系匏。歸去來山中,山中有松醪。
丞相昔游泰山頂,天風浩浩春晝永。玉檢微茫不可求,但覺靈霞熟丹鼎。白日人間如水流,前代衣冠成古丘。悠悠憂患何足計,直道千年橫素秋。徂徠之松數千尺,東連海上暮煙碧。中書偉人如玉立,每向南風望東北。濁世公子何翩翩,卻憶匡廬還謫仙。芙蓉出水耀初日,五色光新天為妍。我今僑居廬阜側,西視峨眉歸未得。豈無云錦晚相娛,月落終懷雪山白。森森喬木魯東家,河間禮樂更光華。勿忘先世舊游處,吾秣爾馬膏其車。
荒蕪新語不堪聽,猛士凄凄北鄙聲。楚醴不延風雅客,詩書猶未脫秦坑。
愛筍從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瀾。此君臭味唯風月,底事須除數百竿。
妙供來香積,珍烹具太官。揀芽分雀舌,賜茗出龍團。曉日云庵暖,春風浴殿寒。聊將試道眼,莫作兩般看。
白云出千峰,飛渡滄海去。白下楊花春滿江,一夜隨云化為絮。黃鶴乘之上青天,下視蓬萊落何處?我作《白云歌》,勸君一杯酒。不見從龍云,風雨飄零作蒼狗。碧山堪棲君好歸,富貴于吾亦何有。
人情何翅抵黃間,鴥彼鴻冥杳莫攀。寵辱可驚浮世事,是非不到好溪山。怒鵬已較三千里,老馬寧思十二閒。丘壑儻容詩入社,肯將宗派繼還還。
掛錫同霞嶠,歸帆并海涯。云侵秦磧遠,路轉蜀臺斜。翠竹空中相,青蓮定里花。誰知雙大士,持缽渡流沙。
千花百草輸顏色。臨水渾珍惜。據霜心事與誰言。惆悵芳菲裳佩尚當年。對籬金菊依然在。未覺秋容改。鏡中雙影試沈吟。可信天涯情比昔時深。
人生愿欲自無窮,官貴金多百歲中。衰相已形功德薄,遺言墓志托名公。
汗濡因食粥,坐久怯臨風。弱體須防疾,微生且固窮。酒酣金帳煖,茶沸竹爐紅。遙想諸朋舊,高懷迥不同。
四年司馬滯江邊,幾杖茅堂自說閑。倘使金鑾不遷謫,知君未暇愛廬山。
繡衣漢使者,斧鉞嘗再操。六條詟吏膽,一飯思民勞。翩然拂衣去,訪此華陽陶。蒼煙郁松檜,白云露菅茅。重岡暖靄合,平疇遠風交。我愛龍池水,愿君酌霜匏。商巖沛霖雨,越流化醇醪。
高空之山聶公宅,稚川作圖才數尺。秋天薄云千仞表,春雨喬林百年物。憶昔侍郎鎮成都,將佐盈庭賓客趨。錦官城外笳鼓發,駟馬橋邊高蓋車。先廬舊在小東郭,丞相祠前同寂寞。嚴公同訪杜陵家,退之亦到淮西幕。峨眉嵯峨久不歸,江水娛人秋日暉。坐看蓬萊變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公子親迎陳氏館,我初至撫猶弱冠。看君揮翰甚風流,豈想重逢鬢毛換。君言中間一再來,數見先公胸次開。鶯花風雨必求友,水竹園林持酒杯。嗟予晚歲始能退,寧有文章驚海內。平生不受簡書畏,故家高致君應最。圖中山色積翠濃,雖欲舍子將焉從。蜀人相如最能賦,行倚山木歌高空。
劈碎崤潼坼太行,才通腥鮑到咸陽。地后山靈思報德,故教蒙毅去辒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