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仁元夕 其一
月上朱樓角,風搖翠筿層。
傳聲回步輦,滿目爛行燈。
簫鼓千門沸,弓刀萬馬騰。
詩翁懷盛事,眉雪慘霜棱。
月上朱樓角,風搖翠筿層。
傳聲回步輦,滿目爛行燈。
簫鼓千門沸,弓刀萬馬騰。
詩翁懷盛事,眉雪慘霜棱。
月亮升上朱紅色高樓的一角,風兒搖動著層層翠綠的竹子。傳報的聲音讓帝王的步輦折返,滿眼都是燦爛的成行燈火。簫鼓之聲讓千家萬戶沸騰,手持弓刀的衛士如萬馬奔騰。詩人緬懷這盛大的景象,眉上白發如霜般凄慘。
景仁:指詩人的友人。元夕:元宵節。
朱樓:紅色的高樓。
翠筿(xiǎo):翠綠的竹子。
步輦:帝王乘坐的人力轎子。
千門:眾多人家。
詩翁:詩人自指。
眉雪:指眉毛上的白發。霜棱:形容白發如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作者在元宵節時與友人相聚,看到節日的熱鬧景象,結合自身經歷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繁榮時期,元宵節的慶祝活動較為盛大。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元夕的熱鬧場景并抒發感慨。其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氛圍渲染到位。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節日風貌和詩人心境。
二弟送兄返,停車彰義門。車傍有鹡鸰,搖搖復在原。豈為急難故,當由戀孤鶱。羈人滯遠道,游子念故園。纖纖城畔草,聊用藉芳樽。柳條時自短,何以系南轅。鴻鵠絕四海,不顧丘與樊。大鵬徙南溟,斥鴳有遺言。兄乎振六翮,天池共奮翻。
石頭虎踞壯金城,江左仍屯七校兵。樽俎從容多妙略,樓船十萬凈長鯨。
仿佛初開混沌,朦朧未識深遙。諸天影像一時消,只剩槳聲幽窈。世隔何來人語?光生忽現星橋。小銀河上雨瀟瀟,肯把從前忘了?
郡史朝京去,臨流惜別離。銀壺桑落酒,錦軸竹枝詞。雕鶚云霄志,驊騮汗血姿。行當書上考,拜命出丹墀。
當年共剪北山萊,脩竹成陰手自栽。書卷莫教春色老,柴荊肯為俗人開。公能顧我傳新句,我欲留公撥舊醅。悵望南園芳樹底,明年應放小車來。
壽酒今年勝去年,綵衣膝下月宮仙。丈人自有長生訣,子午常朝玉帝前。
長相思,望難期,美人如花隔深閨。輕霜剪澀凝胭脂,青黃碧綠諸色絲,織成鴛鴦心自悲。兩心為一心,明月照秋水。一心成兩心,各懸三千里。昔為比翼鳥,翼折不能飛。今為雙星界河漢,年年夜夜盼光輝。
思君屬秋日,惆悵望楓林。鴻雁暮天遠,芙蓉秋水深。有懷勞夢寐,欲往隔江潯。牛渚聞高詠,因風報好音。
問柳尋花出帝畿,新題留別寫烏絲。何愁浙水無薇蕨,真信嚴光是伯夷。去棹快經霖雨后,計程剛到暮秋時。烏紗白葛嚴州路,祇恐山靈訝到遲。
繁憂中夜起,身世獨茫茫。過眼浮云滅,傷心白發長。荷衣霜意苦,蘭砌露華涼。萬緒誰能理,懷沙欲吊湘。
正是臨危處,深知負罪頻。廷臣皆執法,天子尚垂仁。紫殿紅云近,金河瑞彩新。恩波今浩蕩,終憶借枯鱗。
蘭馥春林,松貞秋坂。匪霜匪風,寧高寧遠。玉華彼川,琛先茲巘。至德綢繆,嘉英繾綣。西周擇才,東京得士。明明大齊,顯允君子。芳華早照,徽聲夙美。如彼招搖,不功而歭。天遙遠漢,日華月麗。彥無沉隱,賢豈幽滯。如蘭斯芬,如花斯蒂。臣實有恭,皇亦有惠。周旦綿邈,漢光遙緬。左右匡弼,朝夕臺鉉。嘉王副茲,聲邁前典。誰奉神軒,匪德無踐。寒林泛月,霜峰淡煙。濁樽湛澹,清調連綿。顧尋出處,中襟閔然。曷為贊仰,敢獻微篇。
七朝留得太平翁,服食無營似竇公。鬢左不須雙肉角,心中自有一方瞳。兩兒杖國年皆至,三叟鋤田事亦同。大斗爭持堂上獻,我來先擬問還童。
縱減塵中累,猶殘物外名。從人稱下壽,而我愛無生。僧輟鐘時飯,船余網后羹。陶觴與何肉,雖有不關情。
數年不侍御爐傍,夢斷千山隔帝鄉。今日見師堪下淚,御書開卷帶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