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辛楊游李氏園隨意各賦古律詩一首
臘近云容變,陽生日景添。
偶然回晚轡,相與坐晴檐。
水綠冰微泮,沙明雪尚霑。
弄襟風力薄,著履土膏粘。
驚鳥不成下,寒魚猶在潛。
翠深荒岸竹,黃折敗池蒹。
礙徑藤梢曲,鉤衣棘刺铦。
辭鋒憐子淬,閑癖詎予砭。
自以清談勝,寧非樂事兼。
春芳有近信,頻此醉厭厭。
臘近云容變,陽生日景添。
偶然回晚轡,相與坐晴檐。
水綠冰微泮,沙明雪尚霑。
弄襟風力薄,著履土膏粘。
驚鳥不成下,寒魚猶在潛。
翠深荒岸竹,黃折敗池蒹。
礙徑藤梢曲,鉤衣棘刺铦。
辭鋒憐子淬,閑癖詎予砭。
自以清談勝,寧非樂事兼。
春芳有近信,頻此醉厭厭。
臨近臘月,云的樣子有了變化,陽氣漸生,白晝的光景也增長了。偶然在傍晚掉轉馬韁,一起坐在晴朗的屋檐下。水色發綠,冰開始微微融化,沙灘明亮,還有雪沾在上面。撩起衣襟,風力很微弱,穿上鞋子,泥土很黏腳。受驚的鳥兒不敢落下,寒冷的魚兒還潛藏著。荒岸邊的竹子顏色深綠,敗池里的蘆葦已經枯黃折斷。藤蔓彎曲擋住了小路,荊棘的刺很尖利會鉤住衣服。欣賞你磨礪的辭鋒,我的閑癖難被你糾正。自認為清談很暢快,這難道不是樂事兼得嗎。春天的芬芳已有臨近的消息,頻頻在此沉醉。
臘近:臨近臘月。
陽生:冬至后陽氣漸生。
晚轡:傍晚的馬韁繩,代指傍晚出行歸來。
泮:融化。
霑:同“沾”。
弄襟:撩起衣襟。
土膏:泥土。
铦:鋒利。
辭鋒:言辭的鋒芒。
淬:磨礪。
詎:豈,難道。
砭:用石針刺穴治病,這里指糾正。
厭厭:同“懨懨”,形容沉醉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臘近”“陽生”可知是冬季,可能是詩人與辛楊在李氏園游玩時,興起而作,展現了冬日游玩的閑適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冬日游李氏園的經歷和感受。特點是寫景細膩,將冬日之景與內心期待相融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閑適的創作風格。
插遍茱萸,暮云忽擁離愁起。暗緘殘淚。寫入新詞膩。可是催租,轉有登高意。相思字。蠹魚回避。此亦貞元士。
木葉蕭蕭半欲空,竹竿裊裊不成叢。絕憐意匠經營處,都在風煙慘淡中。
谷陵岸谷本何常,盡是盤龍夢里岡。欲買一丘埋渾沌,卻教世上再羲黃。
百年一瞬息,萬事皆塵埃。所以身后名,不如掌中杯。山園足花草,雨露相先開。獨有崖下松,春風不曾來。青林曉霜重,百卉顏如灰。蒼然五大夫,郁郁何佳哉。佳花費事治,十無二三本。惡草時埽除,已復相苯?。試嘗問園丁,否泰乃爾反。渠方倚鋤笑,謂我見事晚。老天亦何心,生化日袞袞。
沖寒山意,未放江頭樹。老去恨春遲,數花期、朝朝暮暮。疏英冷蕊,也為有情忙,深夜月,小庭中,絕勝西城路。調元妙手,便是春來處。醞造十分香,更暖借、毫端煙雨。狂歌醉客,小摘問東風,花謝后,子成時,趁得和羹否。
蘆筍滿洲銀鲙美,瓊花滴露玉醅醇。
內難清夷日,當年亦治平。開元醒里過,天寶醉中行。蜀道風塵地,西宮掩抑情。有初終不竟,作戒甚分明。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斗酒定膰吾。
雞號天未明,柝靜四鄰寂。疏星如聯珠,殘月懸毀璧。風清鶴在林,露重水成滴。危坐絕百非,嗒然喪形質。大明啟東方,云霞半空赤。
佛土依山福遠州,春行繡騎上云頭。補天彩石盈池在,朝海清江繞寺流。四國仰煩郇伯勞,群生翹望謝安游。早知為礪為霖意,惟有西民欲暫留。
繞樹三匝烏擇棲,風清月白咿喔啼。閨中惱殺無家女,時時臆對含愁語。拋針倦繡減蘭燈,臉褪鉛花墮紅雨。
十五侍王郎,盈盈坐隱囊。雄思馳虎穴,險欲控羊腸。玉洞青霞麗,金庭白日長。毋懷陸郎橘,高跨赤龍翔。
逢君金華宴,正味百花先。
昔日周旋,定巢為揀寒枝可。溷憐花墮。天壤君知我。今日凄涼,玉笛邀相和。愁無那。夢中春過。儂且滄江臥。
竹邊柳外,兩兩寒梅樹。疏影上簾櫳,似卻□、一枝橫暮。玉肌瘦損,有恨不禁春,縈冰佩,整風裳,悵望瑤臺路。我來勝賞,持酒花深處。天曉釀幽香,正一霎、如酥小雨。江山得助,臭味許誰同,長安遠,故人疏,夢到江南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