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同用離騷體送張評事襄陽覲省
黯離堂兮日晚,儼壺觴兮送遠。
遠水霽兮微明,紛離念兮隨君,溯九江兮經七澤。
君之去兮不可留,
黯離堂兮日晚,儼壺觴兮送遠。
遠水霽兮微明,紛離念兮隨君,溯九江兮經七澤。
君之去兮不可留,
黃昏時分,離別的廳堂里一片黯然,整齊地擺放著酒杯為你送別遠行。遠處的水面雨過天晴露出微光,我滿心的離情別緒隨你而去,你逆著九江的水,經過七澤之地。你這一去啊,我無法把你挽留。
黯:黯然,形容情緒低落。
儼:整齊的樣子。壺觴:酒器,這里指酒。
霽:雨止天晴。
溯:逆流而上。九江:古代水系名。七澤:泛指楚地的湖泊。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張評事前往襄陽探望親人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與友人分別,懷著不舍之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的不舍。其突出特點是采用離騷體,富有韻律。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創作風格。
鮮支形相小,石罅解蟠根。香湊芝蘭室,居便水月村。
淚似花枝雨點流,愁如江上亂云浮。淚盈方朔三千牘,愁滿瞿塘十二樓。
肅肅秋節至,草腐夕螢飛。眾芳盡零落,霜露沾人衣。衣沾不足惜,惜此綺羅襦。錦衾憐獨旦,彷佛夢見之。執手相晤言,燕婉追昔時。愿得同予美,兩情終不渝。誓言未終竟,恍然出中閨。不如鴛與鴦,兩兩相迫飛。日出倚庭樹,彷徨戀落暉。耿耿抱素志,淚下不自知。
若向天機識得親,是間看不盡青春。須知聚遠惟方寸,說與樓前望眼人。
玉饋清如鏡,無乾復一樽。忘憂憑此物,難老不須言。花氣春初暖,鶯聲日已喧。酒泉君挹注,自此更源源。
肩聳三峰峻,眉厖八字橫。玄談人絕倒,家法句新清。八俊先張子,諸公少賈生。已傳烏鵲喜,欲聽鹡鸰聲。
儂家住在西湖邊,暮暮朝朝得見蓮。恨殺昨宵無賴雨,水深尋藕總無緣。
冰解初分竇,波平便泛舟。岸花紅吊影,沙鴨綠昂頭。漾漾通仙穴,潺潺入故城。晚來丘壑思,并為一渠聲。短綠抽心草,深紅半面花。游魚知底事,跳碎水中霞。已開臨水徑,自作探花人。岸柳何為者,都盧欲占春。橋腳時依樹,階唇便作河。初無心可洗,誰作洗心歌。
飛雪天山來,飄聚繩欞外。蒼云暗九重,北風吹萬籟。有酒招親朋,思與清顏會。熊席惟爾安,羔裘豈吾帶。公子不垂堂,誰肯憐蕭艾。
三冬無白雪,細雨滴空階。宛似鄉園外,荒煙傍水涯。
仗鉞出雁門,踴躍萬人靡。為國敢顧家,誓眾唯有死。金鼓聲不嘩,旌旗色何起。不系五單于,無顏見天子。
圓冠思得多于鯽,刻木惟宜少似彪。
剪水作花開,紛紛天上來。聲清偏傍竹,艷冷欲欺梅。積潤滋牟麥,馀膏丐草萊。窮閻休嘆息,數日是春回。
忽憶乘高躅,因知溯急流。陶潛初罷令,李廣不封侯。
自憐妾薄命,敢怨主恩移。遘此萋菲日,能忘歡樂時。秋風難再熱,落葉不勝悲。獨有高樓月,流光與恨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