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祀奉呈同行二進士
煌煌儒者宮,是惟風教首。
群賢日造集,經訓謹傳授。
公田有常廩,著令所從久。
逋租積歲月,課督豈宜后。
浮舟出東郊,秋日麗榆柳。
幸同二三子,談笑失炎晝。
鄙生竊薄祿,萬補無一有。
佇觀盛化流,朝列登秀茂。
彼微主簿官,豈敢息奔走。
煌煌儒者宮,是惟風教首。
群賢日造集,經訓謹傳授。
公田有常廩,著令所從久。
逋租積歲月,課督豈宜后。
浮舟出東郊,秋日麗榆柳。
幸同二三子,談笑失炎晝。
鄙生竊薄祿,萬補無一有。
佇觀盛化流,朝列登秀茂。
彼微主簿官,豈敢息奔走。
輝煌的儒者學府,是教化的首要之地。眾多賢才每日聚集于此,嚴謹地傳授經訓。學田有固定的糧食供給,這法令由來已久。拖欠的租稅累積多年,督促征收怎可滯后。乘船駛出東郊,秋日里榆樹柳樹景色秀麗。有幸與兩三位友人同行,談笑間忘卻了炎夏白晝的炎熱。我空享微薄俸祿,對國家毫無補益。期待看到良好的教化盛行,朝廷能任用優秀人才。我這卑微的主簿官,怎敢停下奔走的腳步。
煌煌:輝煌、明亮的樣子。
風教:風俗教化。
造集:聚集。
經訓:經典的訓誡。
常廩:固定的糧食供給。
著令:明確的法令。
逋租:拖欠的租稅。
課督:督促征收。
鄙生:作者謙稱。
萬補無一有:對國家毫無補益。
盛化:良好的教化。
朝列:朝廷官員的行列。
主簿:官職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應重視文化教育,設立儒者學府,但存在學田租稅拖欠問題。作者作為主簿官,與同行進士一同處理相關事務,在工作間隙出游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文化教育的關注和自身的責任感。特點是敘事與抒情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和基層官員的工作狀態。
茅舍雪初消,幽窗夜方靜。美人期不來,月照梅花影。愁來生白發,問爾復何愁?應被春光惱,多情雪滿頭。
依倚忘年歲,中傷冀爾容。乍通宵案燭,不掩午堂鐘。射雀猶存影,彈蠅已失蹤。勿言新可代,官冷若為供。
哲士云亡道未亡,林端阡表起虹光。鑒湖東畔文江曲,過客應多式路傍。
修門同入不同歸,歸日青山未敢期。鸞匣君今正丘首,漁竿我亦上苔磯。
秋深持節下鑾坡,吳越風煙入浩歌。溪水通橋松作竇,山云收雨石為窩。避泥驕馬哺寒草,過隴饑牛齧早禾。別駕歸來應笑我,驛程何事苦吟哦。
君歸竭俸錢,杯酒客心憐。此地青山色,當年塞北煙。不因時坎壈,誰與日林泉。感昔姑相慰,離悰倍黯然。
久客疏歸計,吾徒足醉眠。風塵猶逆旅,服食豈神仙。老母須微祿,郎官亦冗員。時名非我意,詩句眾人傳。雞肋堪誰棄,蛾眉幸自全。羈情驚歲晚,法署向秋懸。竊笑吹竽濫,深慚抱甕賢。青云浮世外,白眼貴游前。流俗終違性,佯狂始入玄。所甘才太拙,敢望病相憐。寄字存加飯,興言問著鞭。支離如昨日,飛動異當年。直覬亡殷社,殷憂切御筵。逐臣收佩玦,大將與兵權。報主謀安出,和戎議已偏。乘輿空汗血,錦繡被貂蟬。帷幄今何事,京師未晏然。乾坤多壘后,仕宦畏途邊。海岱生瑤草,朋從拾紫煙。伊余方物役,回首薊門天。
今日不來明日來,君之藉口亦圓乖。知他菊畔三盅酒,對月遲遲問幾回?
芝山何處是,呼白鶴、與君騎。恁富貴功名,黃梁夢熟,也是兒嬉。休拘束且孟浪,向新豐沽酒浣詩脾。光徹胸中星斗,氣騰筆下虹霓。相逢邂逅吐珠璣。聲價簸南箕。恐素發慈親,青燈兒子,應怪歸遲。鄱陽半帆秋色,正蘆花瀟瑟鲙魚肥。舒卷洞云無際,長江煙雨離離。
芳宴妖姬集,紛如竊月來。回身迎夜燭,連手逐春杯。緩舞盤中柳,新妝屋里梅。停弦將送態,猶畏上聲催。
地濕泉流礎,庭虛石臥云。井闌行小蟻,蛛網掛飛蚊。云合虹腰斷,風回兩腳斜。淺灘屯宿鷺,高樹競棲鴉。
氤氳何處送花舟,歲晚相看碧玉秋。笑把一杯花亦笑,年年公酒為花留。
祖席陳瓜果,征衣理薜蘿。云邊看露掌,花里出星河。仙吏揮金椀,佳人罷錦梭。新知天上少,秀句鄴中多。疏拙時名棄,歡娛鐵騎過。秋風吹鬢發,落日渡滹沱。匕首荊卿贈,刀頭桂客歌。明年見牛女,能不憶羊何。
經丘尋壑恰忙時,更有工夫到得詩。政用此時索詩債,素兄青士若為癡。
日照青城瑞色新,風微金殿自無塵。麝煤光照烏絲軸,親寫宸章賜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