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映師歸本寺
還歸柳市去,遠遠出人群。
苔甃桐花落,山窗桂樹熏。
引泉通絕澗,放鶴入孤云。
幸許宗雷到,清談不易聞。
還歸柳市去,遠遠出人群。
苔甃桐花落,山窗桂樹熏。
引泉通絕澗,放鶴入孤云。
幸許宗雷到,清談不易聞。
映師要回到柳市的本寺去,遠遠地離開了塵世人群。長滿青苔的井壁旁桐花飄落,山間窗戶被桂樹的香氣熏染。他引來泉水連通那幽深的山澗,放飛仙鶴讓它融入孤云。有幸能允許像宗炳、雷次宗那樣的人到訪,在這里清談的機會實在難得聽聞。
柳市:指代映師所在的寺廟。
苔甃(zhòu):長有青苔的井壁。
熏:熏染,這里指散發香氣。
絕澗:幽深的山澗。
宗雷:指東晉的宗炳和雷次宗,二人皆隱居不仕,好佛理清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佛教較為盛行,寺廟是文人雅士清談聚會之地。詩人送映師歸本寺,可能在送別之際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映師寺廟生活的向往和對清談交流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映師歸寺,突出特點是通過優美的景物描寫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一種風格,體現了文人對寺廟生活和精神交流的追求。
云林蒼蒼石齒齒,一花兩花幽薄底。遠香自到定中來,道人湛然心不起。
霧閣云窗隱映神,宜晴宜雨不同真。醉開笑口幾豪客,倦破妖顏一麗人。閃爍映肌霞似綺,空濛罩影霧如塵。等閑寂寞垂枝綠,何異空花過眼春。
桃溪風景寫橫披,渾似秦人避亂時。萬樹春紅羅錦綺,一灣晴碧捲琉璃。飲中更聽琴聲雅,靜里初無俗事羈。他日君侯歸此隱,肯容閒客日追隨。門外鞦韆擺翠煙,籬邊雞犬亦閒閒。更教爛熳花千樹,對著縈紆水一灣。好景已憑摩詰畫,他年重約長卿還。尋思此世人心別,又愛功名又愛山。
塢夷籬落見,誰種此江津?結干多于葉,成陰迥不塵。取材因惡刺,感事撫長身。安得艱難際?相從作四鄰。
偶到巴陵尋舊跡,歸來一尺塵裝。人緣已自薄如霜。梧桐依舊落,鳳已過長江。兩月來如十載長,便知人去茶涼。原來長短自須量:秋風深似海,吾艇細如螳。
股刲兒可忍,病去母能存。不是輕遺體,其如感至恩。秋風多在樹,夜雨自生萱。今日終天戚,衣襟滿淚痕。
詞客人人杜牧才,停橈都為鄭莊來。徵歌任選如花妓,索寫桃箋侍舉杯。
翠鈿金翹未可孤,霜晴籬下一提壺。偶然漉酒陶彭澤,卻憶餐英屈大夫。古淚盡彈愁節序,鈍根終系悶葫蘆。予懷渺渺誰知己,訴與花時解得無。
白馬金絡頭,一步三駊騀。便是馬上郎,何嘗不婀娜。
何當役鬼神,自笑太因循。白馬原非馬,女人焉是人。復開阮氏酒,來洗庾公塵。寢止休拳足,小船容欠伸。
目疾不飲酒,昏昏心意煩。忽聞郡守至,出戶強開顏。況睹溫粹姿,復聆豈弟言。乃知盛名世,屬任多才賢。神歡坐忘疲,欲起屢相援。筍?雨馀美,細酌林花間。風煖落英過,日斜歸鳥喧。苦云事填委,未暇蘇痌瘝。高位不易居,斯民良亦難。一夫或凍餒,仁者為悲酸。腐儒實無能,教士慚素餐。臨觴愿有祝,早使群黎安。
我從省事來,過失恒十九。喜怒朝屢遷,言為夕多茍。平生昩慎獨,即事甘掣肘。孔子萬世師,天地共高厚。顏淵稱庶幾,好學古未有。我才雖鹵莽,服膺亦云久。胡然弗自力,萬化脫樞紐。頹顏無復少,此志還遂否。歲月豈待人,光陰隙中走。念此不成眠,晨星燦東牖。
北風吹雪亂征塵,野寺離觴不記巡。歌筑動迷追賞地,琴書偏泥倦游身。來時柳絮如今日,去后梅花是故人。及到敬亭相憶否,東山女伎正迎春。
張生長安居,日聽車音響。他年乘斑輪,車音想非想。
東海有蟠桃,結根何歲年?花開不關春,霜露不系天。仙種固靈異,未知樹所緣。我欲往問之,代無絕世賢。適來王母至,遂奉武皇筵。驕主好自誕,后來信謂然。愚者諒多惑,智者當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