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大卿游鳳池院
白云深處一軒開,鳳去池空折野梅。
山接九龍爭夭矯,路盤千騎久徘徊。
煙嵐翠入樽前滴,水石深從澗底來。
誰與忘機此棲息,笑看林鳥下生臺。
白云深處一軒開,鳳去池空折野梅。
山接九龍爭夭矯,路盤千騎久徘徊。
煙嵐翠入樽前滴,水石深從澗底來。
誰與忘機此棲息,笑看林鳥下生臺。
在白云深處有一座軒閣敞開,鳳凰離去、池沼空蕩,我折下野梅。山巒連接著九龍山,山勢蜿蜒起伏,道路上眾多人馬長久徘徊。煙嵐的翠色仿佛滴落到酒杯前,溪水和石頭從深深的澗底流來。誰能在這里忘卻世俗機心來棲息,笑著看林間鳥兒飛落在生滿青苔的臺階。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夭矯:屈伸自如的樣子,形容山勢蜿蜒。
煙嵐:山間的霧氣。
忘機:消除機巧之心,指甘于淡泊,與世無爭。
生臺:長滿青苔的臺階。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鳳池院時,被這里清幽的自然環(huán)境所吸引,從而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詩人得以悠閑地游山玩水,在自然中尋求心靈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歸隱之意。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在自然中尋求精神寄托的創(chuàng)作風格。
負郭巖扉敞石壇,
上方門徑繞層巒。
樓觀海日夜先曙,
竹引湖風夏亦寒。
林外歌聲泉出谷,
水中人影釣揚竿。
何當雪月煙花候,
來共山僧信宿看。
口北武安樓。頻頻見。如花面。雪絮太輕柔。任風吹御溝。
愁聽弦上語,聲聲怨。是云州。莫更向邊頭。胭脂紅易秋。
夢回疑雨復疑風,
身在飛流亂石中。
聽水故山吾最習,
天涯老顧與君同。
蕊珠深處少人知,
網(wǎng)索西臨太液池。
浴殿曉聞天語后,
步廊騎馬笑相隨。
當時曾共北沙游
把酒哦詩賞素秋
十載故人零落盡
東山依舊說湯休
劍峰重疊抱巴天,
從昔奸雄竊慨然。
白腹黃牛馀讖歇,
漢家尋用五銖錢。
韶光迅,忽又送春歸。
回憶吟花詩句艷,相邀醉月羽觴飛。
一夢境都非。
鷙百不如鶚,于人亦復然。
一人是知己,胡用客三千。
悠悠行路間,涼炎迭為權。
去去勿復道,索居且自全。
進院得住便住,
退院要行便行。
個條烏拄杖,
莫怪太生獰。
日出洛城里,歌鐘起四鄰。
朝游桃李蹊,暮踏車馬塵。
游絲罥白日,冉冉愁陽春。
欲覓溪頭路,春泥不可行。歸來小窗下,袖手看新晴。
雪消重作雨,冰釋又成泥。已敗筇枝興,高眠聽午雞。
君家子長才絕奇,揮斥八極鎮(zhèn)四維。南浮江淮渺湖海,相如并起爭陸離。
其后賓王才更好,斗酒濯足新豐道。天子聞之呼入宮,從容坐論邦新造。
代有傳人今至君,君才君識橫掃千人軍,唾落珠玉筆落云。
梁溪風月殊寬闊,會見觴詠能平分。
自是身從天上謫,閬苑蓬萊皆窟宅。雙瞳相對光奕然,不須重煮山中石。
東風瑤草青紛綸,好撥舊釀羅浮春。與君共醉花影下,回首長安十丈塵。
海隅日出朝市新,太平天子明良臣,吾儕相與歌詠盛世風俗淳。
昔與君游者,芝蘭永更芳。
高懷澄水月,和氣燠春陽。
陳跡川流遠,嘉名歲景長。
平生歐尹友,嘗嘆善人亡。
爭得東風病骨肥,
帶圍初減不勝衣。
身輕不及銜泥燕,
時向昭陽殿里飛。
池上秋生樹杪聲,
匆匆夜席話君行。
青尊擬罄三山酒,
白日孤懸萬里情。
五兩風帆心共遠,
九華云物思俱平。
舟從采石樓前過,
傾圮猶馀太白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