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子瞻通判在告中聞余出郊以詩見寄
郊原綠意動游人,湖上晴波見躍鱗。
閑逐牙旗千騎遠,暗驚梅萼萬枝新。
尋僧每拂題詩壁,邀客仍將濾酒巾。
寄語文園何所苦,且來相伴一行春。
郊原綠意動游人,湖上晴波見躍鱗。
閑逐牙旗千騎遠,暗驚梅萼萬枝新。
尋僧每拂題詩壁,邀客仍將濾酒巾。
寄語文園何所苦,且來相伴一行春。
郊外原野的綠意吸引著游人,湖面上晴朗的水波中能看見跳躍的魚兒。我悠閑地跟隨儀仗隊遠行,暗暗驚訝于萬千梅枝綻放新芽。我常常去尋訪僧人,拂去題詩壁上的灰塵,還會邀請客人,手持濾酒巾。我傳話給像司馬相如一樣的你,別再愁苦,快來和我一同欣賞這春日美景。
牙旗:將軍的旗幟,這里指儀仗隊。
梅萼:梅花的蓓蕾。
濾酒巾:過濾酒的布巾,這里體現一種閑適的生活場景。
文園:指司馬相如,他曾為孝文園令,這里借指蘇子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蘇子瞻在告假期間聽聞作者出城郊游,寫詩寄給作者,作者便寫此詩回應。當時可能正值春日,詩人外出郊游,看到美好春光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邀請友人一同賞春。其特點是描繪春日景色細膩生動,情感表達真摯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生活的熱愛。
文豹能藏霧,翠毛亦自珍。如何寒潭水,翻翳后車塵。經緯精微在,步趨禮法陳。前賢心最苦,直指竟非真。
女媭砧畔訪巫陽,屈廟空山江水長。變體詞章傳弟子,傷心草木怨君王。三千里外客垂淚,十二峰頭猿斷腸。哀郢懷沙人不見,閑吟橘頌惜芬芳。
平生師友兩相知,苦為君王惜一衣。刺口爭來爭不得,青蠅猶傍太陽飛。紫綬當時賜兩人,一為乳臭一名臣。老韓不要令同傳,誰會先生此意真。
根蟠厚地干參天,還合宮墻不記年。遙想杏壇傳道日,唯應此木見三千。
東海潮生帶月高,誰驅雪屋駕銀鰲。人間波浪嗟千頃,鏡里山河祗一毫。幽思未忘秋浦夕,壯心遙寄廣陵濤。那堪節序逢搖落,搔首西風問大刀。
與君顏面各臨年,同滯江湖恐不然。虎兕向來甘曠野,驊騮寧復待揮鞭。政成合進凌霄步,客里猶抬斲句肩。人品國華君可仰,豈應學我賦歸田。
比歲兵戈息,山民幸有秋。麥畦翻雨種,瓜圃帶霜收。墐戶夕熏鼠,荷蓑晨飯牛。使家廉到骨,清議在鋤耰。
色韻詳看已醉心,任從行下許多金。相邀插帶留歡日,郎為親拴白玉簪。
脫蓑掛船尾,鼓枻坐船頭。得魚既換酒,欸乃揚中流。妻兒冒短篷,喜無風雨憂。日暮向何處,白鷺古時洲。
云移仙仗簇龍旗,正是京華五月時。駐蹕近依丹鳳闕,彎弓遙剪綠楊枝。萬年仰祝齊天壽,百步欣看中的奇。神武圣文超往古,微臣何幸際昌期。
竹院名童子,茅齋坐已公。亦如王舍內,卻愧魯家東。共味井泉接,分陰樹影中。閒眠時倡和,律呂隔墻通。
雄雞每日唱三聲,四顧滄茫百感生。饑冷何能思富德,廟堂無計鎖英屏。中年哀樂生忽滅,半夜星辰暗自明。得氣傷先天似海,萬峰睡了雪濤傾。
堂前草木自爭春,堂上妖嬈花妒人。年年歲歲春相似,不信風光有故新。
方正賢良舉應召,鳴鐘伐鼓耳嘈嘈。和羹調鼎民知味,何累公卿盡代庖。長河已望宿冰澌,連舳遷殷或當時。由蘗幾番于病木,教人難為賦青詞。
寒食江村路,門多插柳條。市呼新釀熟,客喜宿酲消。雨洗山光潤,風生花氣饒。故人原有約,沙際一停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