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太博朱古平 其一
白氏賢司馬,昌黎真學官。
江湖驚落筆,朝野望彈冠。
天馬高風骨,秋鷹折羽翰。
萊庭人白發,煙雨萬松寒。
白氏賢司馬,昌黎真學官。
江湖驚落筆,朝野望彈冠。
天馬高風骨,秋鷹折羽翰。
萊庭人白發,煙雨萬松寒。
您如同白居易那樣賢能的司馬,又如韓愈那樣真正的學官。您落筆寫詩讓江湖人士驚嘆,朝野眾人都期待您入朝為官。您有天馬般高邁的風骨,卻像秋鷹折損了羽毛。如今您家中庭前長輩已白發蒼蒼,在煙雨籠罩下萬松都透著寒意。
白氏賢司馬:以白居易類比朱古平,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等職,賢能有名。
昌黎真學官:昌黎指韓愈,他曾任四門博士等學官之職,此處借指朱古平有學識。
彈冠:指即將做官。
天馬:比喻人的高邁風骨。
羽翰:翅膀,這里指秋鷹折翅,喻朱古平遭遇挫折或離世。
萊庭:代指家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挽”可知是為悼念太博朱古平而作。當時朱古平可能在當地有一定的聲譽和影響力,其離世讓作者深感惋惜,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敬意和哀思。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朱古平,突出其賢能與風骨,表達惋惜哀傷。特點是用典貼切,意象生動,營造出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挽詩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凄凄歲云暮,蟋蟀嗚堂隅。場苗不可食,誰當維白駒。伊昔采桑女,窈窕秦羅敷。銀鉤掛柔條,綠蕤映羅襦。托心自有所,但笑使君愚。
嫩涼衫袖。夜色清于舊。斜月棱棱山影瘦。愁印雙眉輕斗。孤吟細拂蒼苔。雁聲霜信頻催。隔水荒歌渺渺,斷云留在庭槐。
歉歲多流冗,邦侯喜鄧來。雪除驚臘盡,耕近樂春回。郊野猶同色,江天已半開。短衣難掩脛,誰說少陵哀。
七賢林下共忘機,更有新詩為發揮。竹葉一尊添逸興,薰風吹散臉紅微。
戴星蹇涉渡滹河,八郡良家氣若何。易水昔寒今已熱,制奴還少一荊軻。
疊澗層巒石徑斜,云林回抱地仙家。綠漫九洞瀟湘接,紅爛千山躑躅花。谷鳥棲飛啼薜荔,寺僧來往在煙霞。酒酣不覺城陰晚,月出前溪映白沙。
卜歲聊憑六壬課,有生未識五辛盤。幸有漁樵同此樂,苦無車馬自相諠。幾點飛花芳徑雨,一雙新燕荻簾風。茭白生苗藏蛤地,桑黃含葚浴蠶天。
藕花層疊點回塘,映日隨風遠送香。翠被玉顏眠錦帳,綠鬟紅粉舞霓裳。承將曉露珠傾斛,照徹晴波鏡對妝。鷗鷺徊翔知眷戀,可無觴詠答韶光。
底事如煙歲漫增,于旄猶自拂鹓簪。七朝犬馬蒼生長,萬國衣冠午夜心。閱世久深蕉鹿夢,當歌誰領鳳鸞音。舊游鮑庾新馮鄧,畫我須眉古復今。
惜別時聞雁,思君正倚樓。月高簾不夜,風細樹宜秋。影落千山遠,聲來九塞愁。頻年羈客夢,曾否到羅浮。
分司非為紫云留,三綰銀符只醉游。飽看花叢意寥落,晚投箋記乞湖州。
當年弧矢設門闌,英氣鐘于曲阜間。名覆金甌新品地,香盤密印舊家山。腰邊龜組光華動,膝下龍駒禮法閑。五福俱全誰跂及,流霞為壽日開顏。
楖栗橫挑別海濱,百千龍象逐行塵。名山恰遂棲遲志,祖席全憑辦道身。吐棄名言成玉屑,斬新條令辟荊榛。聞風定見如川至,多結茅茨莫厭貧。
蝸牛沿敗墻,五日蠻觸戰。驀地縮角回,卒遇養子燕。
結宇東園中,種花待春風。口歌金縷衣,手折枝上紅。今日映綠發,他年羞青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