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暢上人東游
桑門許辯才,外學接宗雷。
護法麻衣凈,翻經貝葉開。
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
或結西方社,師游早晚回。
桑門許辯才,外學接宗雷。
護法麻衣凈,翻經貝葉開。
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
或結西方社,師游早晚回。
僧人被贊許有辯才,對外學的了解能與宗炳、慧遠相承接。守護佛法時身著潔凈的麻衣,翻開貝葉經誦讀經文。深知佛理而不被世俗沾染,那些妄想實在令人悲哀。或許會去結西方蓮社,師父這一去不知何時回來。
桑門:即沙門,指僧人。
宗雷:指東晉的宗炳和慧遠,他們都是佛教信徒,宗炳是居士,慧遠是高僧。
護法:護衛佛法。
貝葉:貝多羅樹的葉子,古代印度人用它來書寫佛經。
宗通:指精通佛理。
西方社:指東晉慧遠在廬山創立的白蓮社,旨在共同修行往生西方凈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佛教較為盛行,文人與僧人交往頻繁。詩人可能與文暢上人相識,在其東游之際寫下此詩,以表達對友人的祝福和牽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文暢上人東游,突出了文暢上人的佛法修養和精神境界。詩中體現了佛教文化對當時文人的影響,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唐代文人與佛教交流的一個側面。
盛夏日方永,端居憶登臨。同袍四五輩,共愛嘉樹林。一徑入幽僻,蒼蒼群木陰。脫巾坐石榻,拂石弦五琴。泠泠澗泉水,婉婉山鳥音。葷酒亦易致,茶瓜非外尋。以茲有佳趣,聊用忘歸心。
吾子棲遲尚布衣,挑燈彈鋏壯歌悲。阮生固已開青眼,馬氏元來有白眉。運拙巢由真可慕,時亨房杜不難為。男兒用舍奚憂喜,三徑耕耘足自資。
夢覆三千里?夜歌聲漸微。春初寒未定,落在淡黃衣。
五胡首難繇元海,流禍中原三百載。元海安能為禍媒,晉武貽謀自貽痗。八王相肉更相屠,五部還帥空相待。左國為都氣類成,雒長已入中原改。聰曜橫行孰可當,為漢為趙終為儡。青衣執蓋萬年羞,胡雛執曜真磊磊。本從光鹿求并驅,豈知族虎方饑餒。滅趙終歸故晉人,天縱天驕天必悔。古來逆叛皆巨惡,靳冉除戎宜薄罪。長男少女劉莫留,三十八孫石堪醢。胡不亂華胡不亡,天將滅胡亦胡詒。舉目山河思厲階,淵聰勒虎今何在。
昨汝登東岳,何峰是絕峰。有無丈人石,幾許大夫松。海日低波鳥,巖雷起窟龍。誰言天下小,化外亦王封。
雪消北嶺安排暖,寒入東風阻節春。絕塞亂山圍古驛,他時說著也愁人。
夜月懸金鑒,春流飏錦帆。江花如有意,飛點繡羅衫。
湖外游曾漫,荒馀好在么。山應依樣瘦,民豈似田多。不是無風物,其如費拊摩。人言補外樂,且道定如何。
南方氣候殊,有菊即重陽。九日今已近,青蕊未可嘗。安得黃金花,泛此白玉觴。會當爛漫開,為插滿頭香。
暮色風吹雨,低迷天四垂。泥涂多履跡,人影紉蛛絲。眾女汝何有,我懷人得知。擠從花市過,弦管最堪思。
夜宿江邊蘆葦叢,江流浩浩吼天風。西南闕月淡無色,擁衲不眠聽塞鴻。
渠觀英游轉首空,玄都葵麥幾春風。米郎筆絕九霄上,子駿星移五管東。雅拜從渠投石友,遺言以子為山公。定應去判芙蓉館,不墮蠻云蜑雨中。息影空山與世疏,感君意氣獨勤渠。頗憐鳳閣舍人老,猶寄羊城使者書。化鶴安知耽是我,騎鯨難問白何如。豈無莼鯽堪攜去,衰病誰扶上素車。
頗愛將軍第,幽同處士園。石浮春雨翠,溪抱夕陽暄。虎韔空懸壁,熊車數過門。遙疑花樹底,雞犬近仙源。少壯從戎事,歸休遂野情。鹖冠時自著,龍劍夜猶鳴。竹下思羊仲,瓜前感邵平。知君縱幽賞,心已薄浮名。春日名園好,常時俗客稀。樹間斜引徑,花外別開扉。沙鳥隨行熟,池魚上釣肥。往來祇適興,出處已忘機。
黎元爭欲睹衣冠,憲節南行雪尚寒。折獄常持三尺法,濟時更有九還丹。撫摩凋瘵春隨馬,屏斥奸諛鐵作肝。后夜望君君不見,法星一點照云端。
輕雛始揚幕,新篁稍□林。非關杜來跡,苔徑自無塵。獨以靜為賞,彌懷心所親。倘畢東皋務,一來存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