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乾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乾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我漂泊萬里,兩鬢蓬松,故鄉的秋色里老梧桐已顯衰敗。大雁棲息在新月下,江湖水滿;燕子在斜陽中離去,街巷空空。落葉無心,卻隨流水而去;黃花無主,更在西風中搖曳。天地間留下的遺恨不知有多少,前些日子在龍山的情景就像夢一樣。
蓬:蓬松,形容頭發散亂。
雁棲:大雁棲息。
黃花:指菊花。
龍山:在今湖北江陵縣西北,這里可能是詩人重陽登高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萬里飄零”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漂泊狀態。可能是在重陽佳節,看到秋景,引發了他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感慨,在異鄉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之愁和對世間遺恨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秋景烘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詩歌創作技巧。
家住飛云最上頭,別君長笑出羅浮。
吳松不入山人夢,遼鶴常隨野客游。
彩筆浪吟虛白社,黃金買醉倚青樓。
玉姬歌罷無持贈,采采芙蓉八月秋。
四望浮云蔽遠山,一身惆悵荻蘆間。洪流尚未安徐甸,宛馬何由入漢關。
萬里風煙人去遠,三秋明月鳥飛還。思親況是兼憂國,知道愁多鬢易斑。
獨夜樓頭悵成華,秋來無處不堪嗟。雁驚遠浦離人夢,霜落孤村處士家。
曲院風寒人盡散,虛堂簾卷月初斜。憑欄更惜籬前菊,枝葉蕭疏尚有花。
綠袖斑斕上慶庭,鶯鶯燕燕競新聲。
庚寅初度踰三紀,丁卯秋來快一鳴。
九十春光清晝永,百千歲頌壽星明。
愿君高舉紉蘭佩,自古悠長是令名。
努力張謀父,
躬耕老白云。
無年儉足用,
此外奈何君。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尚憶垂髫十五時,一篇大孝論能奇。
誰言后死無窮感,慚負先生遠到期。
得志當為天下雨,流年已似手中蓍。
春申浦口春無際,獨對繁花有所思。
玉奴立向風前倦。自把新團扇。
上圖蛺蝶下鴛鴦。但愿從今懷袖鎮雙雙。
宵來莫把流螢撲。長羅紈輕薄。
權教收拾避秦篝。不道許多冷暖到紅樓。
九錫威弧矢,三旬斷鼓鼙。
傷心秦博士,慚德漢征西。
篝火妖狐冢,春風桃李蹊。
謂予今不信,杜宇已成啼。
天光終始賁丘園,感激鴻仁矢不諼。地下先公應有語,九泉無自荅皇恩。
月冷烏啼二鼓過,一燈明滅夜如何。怪來欹枕難成寐,風木蕭蕭感慨多。
浩渺無因溯去程,仙槎客泛正須評。
輕浮一粒須彌小,包括恒河色界清。
世外形骸杯可渡,空中樓閣氣噓成。
情知觀海難為水,更有紅輪向此生。
木落露君山,空明夜氣浮。
冰輪揩鑒凈,皓彩漾波流。
空外數聲笛,孤吟人倚樓。
我生雅志泉石間,金閨通籍誠厚顏。
真人下憫羈靮舊,琳館許辭鹓鷺班。
念公萬里回異俗,眷我南來忘趼足。
它時短幅問死生,為向荒寒訪云屋。
早設重茵便殿中,
升階就位列西東。
向臣頻問天顏喜,
心感皇恩異數隆。
小青遺跡盡徘徊,
若夢浮生劇可哀。
千古湖山一荒冢,
曾移明月二分來。
使君合浦來,
示我海濱石。
千巖秀掌上,
大者不盈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