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霧洲覺海寺次李文溪壁間韻
阇黎鐘后訪團蒲,
江色漫漫晝欲晡。
一笛梅邊何滿子,
千蓑蘆外筆頭奴。
急風吹雁還家未,
新雨生濤到海無。
本是白鷗隨浩蕩,
野田漂泊不為孤。
阇黎鐘后訪團蒲,
江色漫漫晝欲晡。
一笛梅邊何滿子,
千蓑蘆外筆頭奴。
急風吹雁還家未,
新雨生濤到海無。
本是白鷗隨浩蕩,
野田漂泊不為孤。
高僧的鐘聲過后,我探訪禪坐的蒲團;江面水色浩渺,白晝將盡到黃昏。梅花邊傳來一曲《何滿子》的笛聲,蘆葦外千件蓑衣下是文墨之人。急風催促著大雁,是否已還家?新雨催生的浪濤,可曾到大海?我本如白鷗般隨波逐流,漂泊野田也不感孤獨。
阇黎:梵語"阿阇黎"的省稱,意為高僧、導師。
團蒲:圓形蒲團,僧人坐具。
晡(bū):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此處指黃昏。
何滿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此處指笛曲,多含離情。
筆頭奴:指筆或文墨之事,含自嘲或淡泊之意。
白鷗:常喻自由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列子》載海上有人與鷗鳥相狎。
本詩為和李文溪題壁之作,當創(chuàng)作于詩人游歷龍霧洲覺海寺時。龍霧洲為江邊洲渚,覺海寺或為當?shù)囟U林,詩中"野田漂泊"或反映詩人彼時行旅狀態(tài),次韻酬和更顯文人交游雅趣。
全詩以寺中訪禪起,以江景、笛聲、風雨為襯,結(jié)以白鷗自喻,將漂泊之景與超然之情融于一體,體現(xiàn)宋末文人于動蕩中尋求精神自適的創(chuàng)作特色。
海山荔子冠炎荒,頗恨遄歸不得嘗。猶喜容南三月里,輕紅初擘一枝香。買地城南種荔枝,每留核付守園兒。但祈四海兵戈息,會見開花著子時。
四朝冠蓋三更變,萬國兵戈百戰(zhàn)場。屈指鄉(xiāng)閭數(shù)耆舊,幾人能似魯靈光。
丈人卜筑董家村,村中風物宛可論。董家猶稱孝子里,丈人別作素侯門。門前草沒車馬跡,鄰父雖過不爭席。數(shù)枝慈竹溪上青,二月墻頭杏花白。蠶子欲帖千芳齊,習習春風生杖藜。人如畏壘無驚轍,業(yè)學尸鄉(xiāng)不養(yǎng)雞。有田七百但種秫,釀得新醪如刺蜜。谷在何須用虎防,杏成任自從人乞。有子策奏天人奇,回頭卻笑昌黎詩。男兒遇酒即快飲,人不識,安用天公知。
大星墮地光如日,一夜海風吹作石。精衛(wèi)魂驚不敢窺,留待媧皇補天極。石傍老樹枯槎枒,古藤屈曲懸脩蛇。鷓鴣踏翻黃竹葉,翡翠啄破蒼苔花。千年丑怪何人識,老剛胸次真奇特。興來掀倒墨池波,鬼跡神蹤不能匿。生綃颯颯搖秋飔,古色慘淡寒無姿。天吳拔斷蛟龍尾,月露洗出珊瑚枝。張公好古耽清賞,狂客題詩真技癢。冥驅(qū)萬象入毫端,便覺簫韶畫中響。瑯玕有實石可棲,赤霄靈翮來何遲。按圖為君三嘆息,碧雨打門風捲席。
浮生泯泯默默,荒村闃闃幽幽。遠避塵中車馬,獨尋月下沙漚。
芒鞋竹杖陟崔嵬,一徑煙嵐兩半開。陰洞丹爐無伏火,古祠畫壁擁荒苔。杳浮蒼靄茶烹鼎,免溜紅霞酒滿杯。陪賞歸來情未□,□川斜日暮云頹。
紅顏三載老風沙,處處人憐白鼻騧。金盡何須更游俠,早將清淚別琵琶。
由來子野聽偏精,譜得咸陽簫史聲。把向吳山吹一曲,何人不擬鳳凰鳴。
雪后恩光滿禁闈,閣中吟眺屬清暉。漸看云物迎祥至,莫遣冰霜逼歲歸。地暖水泉先自動,江寒鴻雁遠相依。九重更籍調(diào)元事,早晚陽回力尚微。
樹馀枯骨挺西風,早褪春寒雪盡融。大纛蕭蕭三色駁,頹鐘隱隱半江空。人過闕下憐孤老,孰至陵前泣鬼雄。仰眺金鷹雙影畔,宮墻猶染舊時紅。
百拱橫筇節(jié),千櫨跨篥竿。回龍仍作柱,置笛且成欒。向嶺分花徑,隨階轉(zhuǎn)藥欄。蜂歸憐蜜熟,燕入重巢干。欲仰天庭掞,終知學步艱。
阿姨行第三,嫁郎好馳驅(qū)。馳驅(qū)事中原,結(jié)客皆市屠。所許多侯嬴,夷門幾捐軀。易水去悠悠,空慚劍術(shù)疏。煢煢未亡人,截耳守志孤。張羅豈不密,其如南山烏。自古臣致君,節(jié)婦死故夫。柏舟汎共姜,危樓墜綠珠。委身各有道,生死良不誣。我悲猶同生,志異行俱殊。百年曾幾時,精識當何如。天地會終極,四氣相乘除。白骨棄黃泥,寸心觀有無。不見川上波,逍遙雁與鳧。
秋水連天際,鶩飛帶晚霞。景中人不見,惆悵詠蒹葭。
春欲來時,長是與、江梅花約。又還向、竹林疏處,一枝開卻。對酒漸驚身老大,看花應念人離索。但十分、沉醉祝東君,長如昨。芳草渡,孤舟泊。山斂黛,天垂幕。黯銷魂、無奈暮云殘角。便好折來和雪戴,莫教酒醒隨風落。待殷勤、留此記相思,誰堪托。
天地無顏色,關(guān)山但杳濛。黃塵驚捲野,白浪忽橫空。蕭颯疑兵至,奔騰與馬同。浮云長蔽日,何處問蒼穹。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