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洞
何年雷斧鑿山裂,千尺蒼崖瀉飛雪。
孤鳳一去聲不聞,海水桑田幾興滅。
我知仙去仙當存,時見真形坐巖穴。
青天半夜玉簫寒,喚時醒幽人弄明月。
何年雷斧鑿山裂,千尺蒼崖瀉飛雪。
孤鳳一去聲不聞,海水桑田幾興滅。
我知仙去仙當存,時見真形坐巖穴。
青天半夜玉簫寒,喚時醒幽人弄明月。
是哪一年如雷神之斧劈開山巖,千尺高的青崖間飛瀉著似雪的流瀑。孤獨的鳳凰一去再無鳴聲,滄海桑田歷經多少興衰變遷。我相信仙人雖去但仙蹤猶存,不時能見其真容靜坐巖穴。青空半夜里玉簫聲清冷幽遠,喚醒了隱居之人共賞明月。
雷斧:神話中雷神所用的斧頭,此處形容自然力量的偉力。
海水桑田:即“滄海桑田”,比喻世事巨大變遷。
真形:仙人的真實形態。
玉簫:玉制的簫,音色清越,此處代指仙樂。
幽人:隱居避世之人。
此詩或為詩人游覽鳳鳴洞時所作。通過描繪洞中山崖飛瀑的奇景與仙人傳說,結合“海水桑田”的世事變遷,反映詩人對自然、時空與仙人世界的思考,創作背景應與游覽時的所見所感相關。
全詩以“鳳鳴洞”為核心,借自然奇觀與仙人傳說,融合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奇、仙蹤之幽的追尋,語言生動,意境悠遠。
桃葉渡邊芳草,石頭城下寒潮。六代繁華已矣,月明何處吹簫。
海涌如來室,清涼即五臺。春風山頂雪,飛度雁門來。
杖履飄然鸛鶴群,函關靈氣暮絪缊。三生夙擅榮期樂,二典新傳伏氏文。大海亭窺秦望日,清溪船弄越來云。毋誇經術承家舊,屈指鸞章帝座聞。
地偏圍徑小,林密到人稀。石磴堪支枕,苔痕欲上衣。小風殘夢入,久睡憺忘歸。愿借階前草,悠然與世違。
只有曲生為侶,夜涼同迓冰輪。未審素娥知否,惟予與影三人。
白日回光迷遠山,風煙薄暮早春寒。幾回點檢累臣罪,一疏欲期天下安。
仙人白石子,服食受奇方。王烈猶餐髓,初平枉叱羊。砂床收箭鏃,玉屑備糇糧。借爾彌明鼎,行窩到處將。
長平幕府可張羅,誰見當時賓客多。還有任安如砥柱,故山歸臥恣頹波。中軍高韻拂云霓,世路能將寵辱齊。君去可無離合恨,不應流涕悵睽攜。
犀銙黃金帶,隔身圍幾遭。號天原是癖,肥義若為饕。形與故山老,名從何處逃。難能步南極,可有一星高。
舊日池臺,誰曾料,今宵重到。游冶處,霧輕燈黯,水枯荷老。哪得兩全人與月,又添一段悲和笑。嘆人間、愁恨總縈牽,何時了。池邊樹,依舊好。池邊客,非年少。看秋風幾度,吹黃秋草。激烈胸中英氣斷,溫柔夢里香魂杳。有故人、要我賦新詞,吟商調。
西郭維舟水滿津,從容鄭圃得尋真。蓬萊路隔人間世,桃李花開劫后春。風雨或聞鮫杼響,弦歌曾與草堂鄰。交游不忝羊求輩,歲晚相期跡未塵。
蒼梧云物曉凄涼,錦石江山一帶長。雨浥峰巒添黛翠,風吹草木送天香。魚樵閒話無千古,金鼓喧聲震萬方。我欲誅茅寄幽僻,卻愁煙水日茫茫。
堅忍黃腸虛,灞橋訪仁軌。斜陽欲墮地,門閉睡不起。囊空去家遠,魚待西江水。常聞字難煮,豈意今在己。無邊華岳秀,總聚襟懷里。如此又同人,宜乎澗林恥。
圣主臨朝問好官,豈無公論在長安?野人不入麒麟畫,御史都簪獬豸冠。直北五更霜氣重,江南三月雨聲寒。繡衣驄馬金陵道,誰把梅花仔細看?
高閣秋天迥,金仙寶珞齊。青山排闥見,紫氣隔城迷。朱栱浮云濕,雕檐落照低。因懷百戰士,惆悵立層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