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蕭安撫平林送行韻
得失元來付塞翁
何心桃李問東風
人皆有喜榮三仕
我尚無文謝五窮
秘苑固知朋可正
畏途猶恐甲方衷
欲酬長者殷勤祝
坎止流行學四忠
得失元來付塞翁
何心桃李問東風
人皆有喜榮三仕
我尚無文謝五窮
秘苑固知朋可正
畏途猶恐甲方衷
欲酬長者殷勤祝
坎止流行學四忠
得失本就如塞翁失馬般無常,哪有心思像桃李爭春般追逐世俗榮利。人人都為多次出仕而欣喜,我卻連送走五窮鬼的文章都沒寫。深知在雅正之地朋友能匡正自己,面對險途仍恐心意未能純粹。想要回應長者殷勤的祝福,便學那隨遇而安的忠正之道。
塞翁:用“塞翁失馬”典故,喻指得失無常。
桃李問東風:比喻追逐世俗榮利,如桃李爭春。
三仕:多次出仕為官,《論語》有“三仕為令尹”之說。
五窮:出自韓愈《送窮文》,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代指困厄。
秘苑:指雅正的交游之地,或代指官場中的清要之職。
畏途:出自《莊子》,指危險艱難的處境。
坎止流行:出自《漢書》“乘流則逝,遇坎則止”,指順隨自然、安于境遇。
四忠:泛指忠正之人或忠正之道。
此詩為與蕭安撫(安撫使)平林送行時的唱和之作。詩人或處于仕途平淡期,借送別之機,以詩明志,回應友人的祝福,展現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
全詩以“得失”起筆,通過用典與對比,展現詩人對世俗榮利的淡泊、對自身困厄的自嘲,最終以“坎止流行學四忠”收束,表達隨遇而安、效仿忠良的人生追求,語言凝練,情感真摯,體現了古典詩歌的哲理與抒情交融之美。
折軸南來書五車,韋編貝葉映窗紗。老禪不用鉆故紙,借與書生遮眼花。
一生只著一麻衣,道業還欺習彥威。手把新詩說山夢,石橋天柱雪霏霏。
心香裊裊溫復溫。芳情栩栩親復親。意癡戀重真復真。是花是蝶人復人。香多態媚娟復娟。脂紅粉膩妍復妍。圖中之人仙復仙?;赇N影受歡復歡。
桐實離離楸帶長,玉鞭驕馬度垂楊。黃茆野店人爭看,籬上紅眉粉額妝。
駿馬機前異,游人肘后懸。既參云外客,試為老僧看。
農夫秧稻滿畦水,行客跨騾無樹陂。熱風吹面日方午,忽見綠巖冰柱垂。
老馬寧為駒,即且或甘帶。名跡吾不嫌,全生聊遠害。
蘇州句法追彭澤,九日題詩興有馀??墒情T生藏橘帖,不勞博物見新書。
只是危吟坐翠層,門前岐路自崩騰。青云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
瑯玕夭嬌排霄去,敗籜平階聊貯儲。付與管城湯沐地,何須毛穎號中書。
急景逼殘冬。兼旬雪更風。感勞生、人似征鴻。已到今年人日近,依舊是,雨濛濛。船尾響丁東。閑愁特地濃。倚篷窗、夢也惺忪。見說明朝春又至,驚老大,忒匆匆。擁被覺寒輕。朝來眼倍明。聽墻頭、鳥弄新聲。為報晴曦窗外朗,仍道是,雪花瑩。料峭步前庭。初陽向我迎。展微霜、竹葉頻傾。昨夜窺人眉子月,爭怪得,夢先清。
浴罷鬟脂滑膩,妝成眉語惺忪?,幣_有路可潛通。烏龍眠錦罽,鸚鵡守朱櫳。檢校春風一曲,歌筵暫得相逢。水流萍散各西東。小山新句好,腸斷為蓮鴻。
林塘草樹接江干,一日三回涉圃看。柴戶反關生事了,晚菘種盡雨漫漫。
亂中一任青春去,秪有閒愁作鬢華。日暮風吹古原樹,杜鵑啼遍滿林花。
明有不見睫,智有不衛足。學靜三十年,晚始悟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