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雪霽望弁山圖 其八
階簷積雪動經旬,
猶自霏霏夜向晨。
四望莫分天地色,
一時遮盡海山塵。
舞風不住緣何事,
見日還銷亦快人。
獨欠故交來叩戶,
洛中髙臥是前身。
階簷積雪動經旬,
猶自霏霏夜向晨。
四望莫分天地色,
一時遮盡海山塵。
舞風不住緣何事,
見日還銷亦快人。
獨欠故交來叩戶,
洛中髙臥是前身。
臺階屋檐的積雪已持續多日,夜晚到清晨仍紛紛揚揚下個不停。四下望去難辨天地顏色,瞬間遮蔽了山海間的塵埃。雪花在風中飛舞不停是為何?見到陽光消融也讓人心情暢快。只可惜沒有故友來敲門相聚,我大概前身是洛陽高臥的隱士。
動經旬:往往經過十來天,此處指積雪持續多日。
霏霏:雨雪密集紛飛的樣子。
遮盡海山塵:形容大雪覆蓋了山海間的塵埃,天地一片潔凈。
洛中高臥:用典,指像洛陽隱士般閑適高臥,暗合隱逸之意。
推測此詩為詩人冬日觀《雪霽望弁山圖》后所作。弁山位于浙江湖州,詩中描繪雪后多日不化的景象,或反映詩人閑居時的觀察。末句“洛中高臥”暗示其隱逸情懷,可能創作于詩人遠離塵囂、心境閑適之時。
全詩圍繞雪景展開,從雪積多日、夜雪紛飛,到天地皆白、雪舞雪融,層層鋪陳雪之態;結句以“洛中高臥”自喻,將自然之景與隱逸之情結合,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對自然與人生的細微感悟。
春消息。
付與畫眉殘墨。
一兩三枝煙寂寂。
暗香留素壁。
帳里蘅蕪難覓。
夢里羅浮空憶。
萼綠華來無竟夕。
月斜何處笛。
石徑精廬近,
相攜載酒過。
白云山色遠,
黃葉雨聲多。
異地仍佳節,
天涯足放歌。
五湖秋望好,
擬制釣魚蓑。
重安江上重安驛,不見當年舊石橋。赤足短裙紅蔽膝,趁墟日午有花苗。
一對肩輿得得遲,云陰薄暮抵黃絲。五湖夢里鄉關迥,孤館青燈焰落時。
谷濛關外晝陰陰,夾道叢林深復深。一路水深山色里,新秋古驛有蟬吟。
籬落千竿玉,瀟湘五月秋。
不堪兼鶴馭,祇合過羊裘。
袂拂霜花凈,杯承水荇浮。
清吟忻對此,那在轄俱投。
客中送客復何言,
門外驪歌酒一尊。
芒屩故應尋帝子,
藜床豈必戀公孫!
只愁白社高風散,
況看滄州落日昏。
吳越交游如見問,
雞聲竟夜舞劉琨。
三山幾度費逢迎,
今日重辭萬里行。
短發雖凋猶晉士,
長裾不系是侯生。
蒼茫掛席供圖畫,
蕭澀空囊剩墨兵。
此去莫愁無遇合,
姚崇原有救時名。
山溪漲易涸,為無千里源。
桐孫繞云枝,下有百尺根。
物理不虛發,本厚末始繁。
功名豈易力,舊德資深蟠。
不知所從來,意氣行軒軒。
曲肱清夢殘,曉鼓喧鳴鼉。披衣步庭除,白露傾圓荷。
俄聞剝啄聲,佳客來相過。為言城市喧,邀我游山阿。
步入青蓮界,諸峰郁嵯峨。清香郁軟語,竟日同婆娑。
吾人嗜好僻,與世殊臼窠。茲游慎勿廣,恐為俗客呵。
林間露警鶴,城頭日翻鴉。荷香曉逾清,山色秋更佳。
寺有老比丘,視世如虛花。茶香語有味,境靜思無邪。
夕陽動歸興,天末散馀霞。徘徊不忍去,南樓吹曉笳。
更約秋夜來,小船臥蒹葭。
應龍游卿云,首尾不一見。
縱橫馭六氣,出入乘萬變。
天門儼威神,朱衣纓瓊弁。
草木待甲坼,鱗羽自聯串。
鬼神任屈信,帝王迭興禪。
神潛道斯升,時亢理必賤。
勝境了莫追,過地豈再踐。
永言體諸身,可以謝善卷。
真人御極臨八荒,百蠻九譯皆享王。西旅之獒越裳雉,貢物各各因其方。
海東俊鳥好毛質,鐵爪金眸猛無匹。九都作貢來天家,特受韝旋佐罘罼。
晾鷹臺上秋天高,乘時驅獸行蒐苗。羽騎驂驔翠華至,星旃云罕紛周遭。
蒙鹖射熊未足羨,跋犀殪兕徒遮邀。是時摘絳試一縱,萬人昂首瞻青霄。
飛鳥狡兔失巢窟,委身灑血填君庖。至尊往往動顏色,玉虬回轡鳴蕭蕭。
柔遠傳聞勤睿旨,詔罷奇毛自今始。行葦兼存踐履慈,茁葭漫賦春田美。
圣神舉動殊尋常,此事悠悠古誰比?君不見虬須天子真英雄,受凍鷂死藏懷中。
栩栩尋芳遍綠郊,
幾叢梅影翅輕捎。
紅牙有譜依花按,
白板無腔信羽敲。
打破冷香風入拍,
翻殘膩粉月當梢。
檀心一點枝間逗,
爭得鶯梭燕剪拋。
空山艷到。正霽痕消雪,霓裳換了。妝暈新嬌,楚水湘云夢春曉。莫是靈妃醉后,倚酡顏、雙蛾替掃。待開簾、靜撫瑤琴,愁思滿殘照。
漫笑。同心少。護一曲朱欄,一分花好。冷楓句杳。重與鐫題詠香草。擬采紅心吊古,悵美人、碧波縹緲。又粉痕、吹盡也,鵑啼春老。
蕭疏花市似僧寮,
一榻茶煙遠俗囂。
地凈吸來空氣好,
身閒養得睡魔驕。
臥閑汽笛知車過,
坐置冰囊覺暑消。
問疾客時攜果餌,
挽留情話破無聊。
喚起靈根臘雪初,
稚龍風味妙何知。
新班早已先春薦,
直節由來重歲余。
極冷淡時登鼎鼐,
露圭角處謝苞苴。
席珍預共櫻廚獻,
肉食何妨盡屏除。
白發生青鏡,
閑居幽興饒。
春潮不滿岸,
夜雨忽平橋。
偶醉輒中圣,
長歌或近騷。
故人成久別,
花發擬相招。
百花洲上百花殘,萬柳堤邊柳色寒。留得敗荷花數朵,木樨香里與人看。
東湖春色系人思,一水縈回漾碧漪。容易秋風起萍末,夕陽樓閣沈公祠。
妾夫浮梁去買茶,湖邊第一是儂家。秋光砧杵聲中老,只浣寒衣不浣紗。
春花秋月欠平分,秋雨秋風惱煞人。欲唱橫汾追漢武,已無十萬水犀軍。
秋屏閣似滕王閣,南浦亭殊講武亭。今古滄桑多少事,山靈應亦感凋零。
絕似明湖一鑒明,只堪容與與鷗盟。登臨攬勝詞人慣,洗馬池頭吊灌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