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高峰
山巔復山巔,樹杪復樹杪。
白云已摩肩,青意猶未了。
積蘇笑壤鼠,決眥極飛鳥。
吳濤與越樹,滅沒窺縹緲。
洪荒本無界,所恨見者小。
九萬逍遙游,語大未易少。
山巔復山巔,樹杪復樹杪。
白云已摩肩,青意猶未了。
積蘇笑壤鼠,決眥極飛鳥。
吳濤與越樹,滅沒窺縹緲。
洪荒本無界,所恨見者小。
九萬逍遙游,語大未易少。
山峰之上還有更高的山峰,樹梢之上還有更高的樹梢。白云已與雙肩相摩,山林的青碧之色卻仍未到盡頭。堆積的草木笑那目光短淺的田鼠,睜大雙眼極目追尋高飛的鳥兒。吳地的波濤與越地的林木,在縹緲的云霧中時隱時現。洪荒宇宙本無界限,遺憾的是觀者的眼界太過狹小。如大鵬九萬里的逍遙游,談論宏大之境的言語實在不少。
樹杪(miǎo):樹梢。
摩肩:形容云低,與肩齊平。
積蘇:堆積的柴草,此處指山上茂密的草木。
壤鼠:田鼠,比喻目光短淺之人。
決眥(zì):睜大眼睛,眼眶幾乎裂開,形容極目遠望。
吳濤、越樹:吳地(今江蘇)的波濤,越地(今浙江)的林木,代指江南山水。
洪荒:指混沌初開的廣闊天地。
九萬逍遙游:化用《莊子·逍遙游》中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典故,喻指宏大的境界。
此詩為登山抒懷之作。北高峰位于杭州西湖北側,山勢高峻,登頂可俯瞰江南山水。詩人登臨時見群峰疊翠、云氣繚繞,視野跨越吳越,觸發對天地廣闊與個人局限的思考,遂作此詩以寄懷。
全詩以登山為線索,由近及遠、由景入理,從具體山景寫到吳越山水,再升華至對洪荒宇宙的哲思,層層遞進。既展現了北高峰的高峻奇景,又暗含對開闊胸襟的推崇,語言凝練,意境深遠。
紫禁寒輕,瑤津冰泮,麗月光射千門。萬年枝上,甘露惹祥氛。北闕華燈預賞,嬉游盛、絲管紛紛。東風峭,雪殘梅瘦,煙鎖鳳城春。 風光何處好,彩山萬仞,寶炬凌云。盡歡陪舜樂,喜贊堯仁。天子千秋萬歲,征招宴、宰府師臣。君恩重,年年此夜,長祝本嘉辰。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 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
心上浮香,軒前度影,約久傳梅。奈月意風情,枝南枝北,云婚雨嫁,年去年來。幾望溪橋,屢肥芳信,歷盡冰霜春自回。朝來報,報梢頭兒女,并蒂花開。 佩環飛下妝臺。喜今度佳期不用催。羨行李三千,金屏翠幄,仙姿第一,玉骨瓊腮。雌蝶紛紛,雄蜂逐逐,爭道工為使與媒。翁知么,有西樓過雁,暗為徘徊。
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一醉。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 依舊洛里吟窩,華臺書隱,心事無懷氏。偃鼠醯雞空擾擾,海月天風誰寄。珠璧禎祥,斗牛光景,預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年方六十歲。
停云回首意如何,楊子江頭一棹過。 老去多情憐水石,閑來開眼看風波。 門墻舊侶雕應盡,燈火通宵話轉多。 更約扁舟和月宿,荻花深處聽漁歌。
東街柳色拖煙雨,西巷桃華相映紅。 左雇右盼看不足,一時分付與春風。
彩云影里仙人現,手把紅羅扇遮面。 無人著眼看仙人,卻看隨后紅羅扇。
美如西子離金閣,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春色融怡畫不如,落花狼籍曉風余。 流鶯為爾難忘酒,遲日教儂又廢書。 芳草芊芊行欲遍,垂楊嫋嫋折來疏, 到頭別卜連園地,悔學齊嬰近市居。
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 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 花倚欄干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雨兒飄,風兒飏。風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風蕭蕭梧葉中,寸點點芭蕉上。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凄涼。風雨兒怎當?風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