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洞讀書和中山陳禮郎韻
弄珠寄南海,移文譏北山。出處雖異位,夢覺同一闗。
純陽有真境,古洞扄林端。絕頂象緯逼,六月天氣寒。
道人討幽勝,誅茆謀蓋棺。緣深野雞狎,供罷齋魚閑。
斗軒適容膝,點勘酬??丹。理義貴自得,神仙諒非難。
嗟我久荒索,摧心罹棘艱。羞羨鶴俯仰,空悲馬班桓。終南在何許,得去何須還。
弄珠寄南海,移文譏北山。出處雖異位,夢覺同一闗。
純陽有真境,古洞扄林端。絕頂象緯逼,六月天氣寒。
道人討幽勝,誅茆謀蓋棺。緣深野雞狎,供罷齋魚閑。
斗軒適容膝,點勘酬??丹。理義貴自得,神仙諒非難。
嗟我久荒索,摧心罹棘艱。羞羨鶴俯仰,空悲馬班桓。終南在何許,得去何須還。
將弄珠寄送南海,用移文譏諷北山隱士。出仕與隱退雖位置不同,可夢與醒卻相通一關。純陽洞有真正的勝境,古老的洞穴關閉在林端。山頂與星象相近,六月天氣仍覺清寒。道人探訪幽美勝景,割草謀劃歸處。因緣分深與野雞親近,供齋后齋魚閑置。小屋僅容雙膝,校勘書籍酬答鉛丹。理義貴在自己領悟,求仙想來并非難事。可嘆我長久荒廢,傷心遭遇艱難。羞于羨慕鶴的自在,空自悲嘆馬班桓的成就。終南山在何處,若能前往又何須歸還。
移文譏北山:用孔稚珪《北山移文》典故,諷刺假隱士出山。
扄(jiōng):關閉,此處指洞穴隱于林間。
象緯:指日月星辰等天體運行的現象。
誅茆(máo):割除茅草。
蓋棺:原指人死后裝殮入棺,此處指歸宿。
??(qiān)丹:通“鉛丹”,古代用于校勘書籍的丹砂,此處代指書籍。
荒索:荒廢、疏懶。
罹棘艱:遭遇如荊棘般的艱難困境。
馬班桓:指漢代學者馬融、班固、桓譚,代指有學問的人。
此詩為酬和中山陳禮郎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結合“純陽洞讀書”“道人討幽勝”等內容,推測為作者于山林隱居或游歷期間,與友人以詩唱和時所作,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隱逸生活與學術追求的思考。
全詩以純陽洞的清幽環境為背景,借讀書場景抒發隱逸之愿與人生感慨。前半描繪洞景之幽,中間寫道人生活之淡,后轉自身困頓,末以終南之問收束,融合理趣與抒情,展現了文人對精神歸宿的探索。
遁跡無圖匿姓名,萬重山后葺茅亭。
隨情因事搜新偈,探妙窮微閱古經。
與道交時心絕念。從緣感處物通靈。
應須長遠存高節。屹屹喬松老更青。
棲真境界太玄鄉,靜見吾宗不可量。
好句只憑詩斷送,閑緣唯遣道消亡。
雨絲云織輕條密,煙素風抽細縷長。
竟日虛懷無一事,金瓶秋水石爐香。
夜靜月華明,(仁。)
秋深露氣清。(琲。)
園林消溽暑,(仁。)
山水送寒聲。(琲。)
菊富陶無酒,(仁。)
莼肥翰可羹。(琲。)
人生貴自適,(仁。)
世利不須營。(琲。)
漫舞衣饒冷,(仁。)
狂歌酒易傾。(琲。)
歡酬兒與父,(仁。)
今古夢還醒。(琲。)
笑眼看毛鳳,(仁。)
長懷念鹡鸰。(琲。)
干戈時已定,(仁。)
款款話平生。(琲。)
(均見《閩詩錄乙集》卷四。)
迢迢空劫勿能收,豈為塵機作系留。
妙體本來無處所,通身何更問(《大正》本、《偈頌》作“有”)縱由?
靈然一句超群象,迥出三乘不假修。
撒手那邊諸(《大正》本、《偈頌》作“千”)圣外,回程堪作火中牛。
荊棘森森遶杏壇,
儒官高貴盡偷安。
若教酒務修夫子,
覺我慚惶也大難。
藍采禾,藍采禾,
塵世紛紛世更多。
爭如賣藥沽酒飲,
歸去深崖拍手歌。
先吃乳酩,后吃喬團,一似噇膿灌血。(齊丘。見宋傅肱《蟹譜》卷下。)
(〖1〗《蟹譜》云:“藝祖時,嘗遣使至江表。宋齊丘送于郊次,酒行語熟,使者啟令曰:須啗二物,各取南北所尚,復以二物,仍互用南北俚語。使者曰〖略〗。齊丘繼聲曰〖略〗。時朝廷方草創,用度不給,倚江表為外府,故齊丘及之。左右以令逼使之太甚,相顧失色。使者雅嘆焉,故歸朝而間行。”今按:齊入卒于宋立國前一年,此條所記恐有誤。)
達人多隱顯,不定露形儀。
語下不遺跡,密密潛護持。
動容揚古路,明妙乃方知。
應求俱(一作“物但”)施設,莫道不思議。
四面一條杖,
當機驗龍象。
頭角稍低昂,
電光臨背上。
(《天圣廣燈錄》卷二四、《五燈會元》卷十四。)
云嵐滿袖倚嵓扉,
龍窟寒生夜睡遲。
一曲朱弦誰與聽,
月斜風撼碧桃枝。
草濃春徑狹,樹密晚窗陰。
(均見《錦繡萬花谷后集》卷三《春門》。)
(按:“草濃”二句,《吟窗雜錄》作延壽詩。未詳孰是,今互收。)
有路省人心,學玄者好尋。
旋機現體骨,何用更沉吟。
莫嫌淺不食,猶勝意思深。
魚若有龍骨,大小盡堪任。
(以上九首均見《祖堂集》卷十。)
草澤吾皇詔,圖南摶姓陳。
三峰十年客。四海一閑人。
世態從來薄,詩情自得真。
超然居物外,何必使為臣。
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里游。
青目覩人少,
問路白云頭。
(此首又見《石倉歷代詩選》卷一一一。)
一片絲羅輕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勞。
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
蜀錦謾夸聲自貴,越綾虛說價猶高。
可中用作鴛鴦被,紅葉枝枝不礙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