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入東林寺
鴈門市里梵坊通,整理重登興未窮。
雙劍風髙云氣壓,五杉閣峻水聲空。
欲拋世網離塵境,要扣禪機演祖風。
況有昔賢遺跡處,白家池上白蓮中。
鴈門市里梵坊通,整理重登興未窮。
雙劍風髙云氣壓,五杉閣峻水聲空。
欲拋世網離塵境,要扣禪機演祖風。
況有昔賢遺跡處,白家池上白蓮中。
雁門的市里與梵坊相通,我整理行裝再次登上東林寺興致無窮。雙劍峰高,風云被其氣勢所壓;五杉閣險峻,水聲仿佛都消失了。我想拋開世俗的束縛,遠離塵世之境,去探究禪機,弘揚祖師的風范。況且這里還有昔日賢人的遺跡,就在白氏池的白蓮之中。
雁門市:地名,詩中應指東林寺所在之地。
梵坊:指佛寺。
雙劍:可能指當地形似雙劍的山峰。
五杉閣:東林寺中的建筑。
世網:比喻社會上法律、禮教、習俗等對人的束縛。
禪機:指禪宗和尚說法時,用言行或事物來暗示教義的訣竅。
祖風:祖師的風范。
白家池:可能是與白居易有關的池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塵世的紛擾后,再次來到東林寺這樣的佛門凈地,希望能在其中尋求心靈的慰藉和對禪理的領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禪意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
洞房環佩驚秋早,葉滿空階愁不掃。閑來不省出門行,夢里已到交河道。交河戍客鐵為衣,八月嚴霜撲面飛。可念拂沙眠塞草,何辭織錦理鴛機。鴛機織就煩刀尺,熨斗帖平針線跡。燈下裝綿淚滿床,窗前搗練風侵石。風清月冷氣凄凄,力盡繁聲高更低。搗時庭樹初棲鳥,搗罷鄰家已報雞。誰識繁聲結悲咽,心中萬恨憑砧說。千里情懸落日西,雙題響逐行云滅。東家砧歇西家鳴,夜夜風來滿帝城。愁苦頻年征戍急,何人不作斷腸聲。衣成緘固重重意,又恐關前無驛使。別久腰衰知帶寬,路長秋寄經春至。春去秋來貌不同,家家怨曠恨無窮。漢皇好武何時已,愿送砧聲達漢宮。
客有款我廬,謂言平生親。倒屣起揖之,累然翳其巾。問客此何來,惻愴不能陳。田園久荒落,道路多風塵。舊家南山下,存者今何人。春風入我里,繞屋但荊榛。念子十年別,喪亂長苦辛。豈無一尊酒,相與敘斯晨。良田有豐歲,盛時無棄民。賤貧不可厭,愿子勤書紳。
道是浮生等一漚,名山事業且從頭。逐云車入瓊臺谷,化雨風歸玉洞秋。自省韓湘簫斷續,相憐阮肇夢優游。國清隋塔驚還在,默對東西澗水流。
南嶺浮云過北嶺,東溪流水入西溪。秋容清澹石骨露,更看明年浪拍堤。
里中有一士,棲棲蓬戶間。動依高士跡,居誦先民言。盎中無斗儲,桁上衣無完。藜藿并日得,纊絮豈禦寒。伏臘祀每廢,妻子顏苦艱。常恐志節虧,不屑親知憐。入門四壁立,顧之絕愁嘆。饑食拒嗟來,渴飲避貪泉。一簞恒晏如,回也稱大賢。
晝臥北窗下,雙蝶何蘧蘧。悠然尋夢去,變化在須臾。蓬萊易清淺,日月無根株。魯連東蹈海,李斯西上書。人生各有適,萬事徒區區。
因貪不死偷靈藥,遁跡蟾宮實異常。何事塵心未能已,重將新曲教三郎。
去矣復何道,心知重會難。君看殘照里,秋氣滿長安。
孤兒思父母憐兒,忍見銘旌獨返時。畢竟江魚與螻蟻,世間何物最堪悲。
春水南來太乙船,偶逢南極會諸仙。丹回龍鼎三三轉,數衍龜疇九九年。舉案齊眉諧健老,稱觴環膝舞翩躚。白云遠隔紅塵路,一枕華山自在眠。
翠煙紅雨濕,桃李下成蹊。坐沐春風煖,何堪杜宇啼。青山迓詞客,鶴翅共云垂。新作凄其句,疑難問與誰。
惟此酒中趣,難為醒者論。孟嘉乃先得,當筵對桓溫。我生不嗜酒,于此復何言。衛侯有抑戒,耿耿明朝暾。古人重百拜,多酌矧敢吞。云何后世人,甘為曲蘗昏。賢哉天隨子,恒自我思存。長揖辭醉客,無勞登我門。
涼雨初過白苧輕,夕陽疏影漏中庭。《四愁》自比張平子,《六笑》堪憐范茂明。叢竹喧囂風未定,亂蟬喑啞月初生。挑燈謾把《離騷》讀,一念靈修萬古情。
大同江上陣云浮,元菟城邊角更愁。三島旌旃新照日,四陵風雨大防秋。禁中頗牧威持節,帳下兒郎健習流。海不效靈軍敗北,鯤鱗鯨甲散難收。
春陰薄薄壓輕寒,朱檻無聊愁夢殘。唯有庭蕉會人意,芳心欲展復微攢。憶昔紅蕉狼籍時,玉人攜手淚沾衣。今日芳心為誰展,天邊怊悵未成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