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巖自山中見約
九江驛里見春風,幾度懐清隔曉鐘。
思白有人傷柳色,依劉無地感萍蹤。
半生力學羞長劍,兩載心期信短笻。
九疊屏髙有標致,逺公相約則吾從。
九江驛里見春風,幾度懐清隔曉鐘。
思白有人傷柳色,依劉無地感萍蹤。
半生力學羞長劍,兩載心期信短笻。
九疊屏髙有標致,逺公相約則吾從。
在九江驛館中見到春風,多次懷著對您的清思,卻被晨鐘阻隔。有人因柳色而傷感,我如浮萍般漂泊,無處可依。半生致力于學問,卻羞于持長劍(無用武之地)。兩年來一直期待,如今相信這短竹杖能帶我前行。九疊屏高聳有它的風姿,您如遠公般相約,我定會相隨。
九江驛:九江的驛站。
懐清:懷著對高潔之人的思念。
曉鐘:晨鐘。
思白:可能指思念友人。
依劉:指依附權貴。典出王粲依附劉表。
萍蹤:像浮萍一樣漂泊不定的行蹤。
力學:努力學習。
短笻(qióng):短竹杖。
九疊屏:廬山的一處勝景。
遠公:東晉高僧慧遠,此處借指邀請作者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漂泊狀態,可能仕途不順或未得施展抱負。友人從山中相邀,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漂泊的感慨和對友人邀約的回應。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細膩,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文學才華。
詩懷羞澀共錢囊,
踽踽涼涼道路旁。
無數秋光添旅況,
錯驚人說是家鄉。
玄子南游白鷺洲,謝安久客慰賡酬。良宵有興頻燒燭,急景酣歌不下樓。青眼天涯春幾許,白頭鄉思日三秋。重嗟筋力江天闊,擬伴青藜返故州。
月明寒映荻花洲,骨肉相逢重與酬。酒美他鄉拋駿馬,話殘清漏向朱樓。孤兒不滅終天恨,老夢翻驚斷雁秋。吳楚壯游尋勝跡,伍員英烈尚中州。
云凍風彌鳥絕蹤,
洞山只道沒西東。
等閑目擊誰相委,
賴遇丹霞作炭紅。
數里聞濤響,
到來煙霧迷。
平看疑地盡,
回首覺天低。
落日片帆外,
暮云孤島西。
蒼茫人絕語,
獨有海禽啼。
珍貴均摩勒,
甘滋過醴泉。
謂天不吾享,
豈不厚誣天。
第一江流蕩畫橈,
虛傳競渡踏風潮。
五絲誰續庚寅命,
雙槳人過丁卯橋。
令節只今成寂寂,
《懷沙》終古恨迢迢。
何如滿泛菖蒲酒,
快對金焦破泬寥。
少年客洛走緇塵,
自倚詩才敵萬人。
岳聳河奔爭氣勢,
霜嚴月朗借精神。
鏡中顏狀驚非昔,
筆底工夫苦不新。
辜負桐江好山水,
花開葉落十秋春。
已自懷人不耐愁,黃鶯何事更枝頭。情知春色歸楊柳,怕惹離愁懶上樓。
記曾五日指為期,預釀菖蒲綠滿卮。待得封侯人到日,一杯親與話相思。
霜信連朝故故催,清砧試處幾徘徊。寒衣寄到邊關去,可有平安信寄回。
盼望空教歲已闌,捷書猶未遞長安。也知報國難私顧,只是遙憐玉帳寒。
夜涼枕上夢頻驚
有底秋天不肯明
老眼近來閑淚少
那禁月下搗衣聲
胡蝶雙飛得意,
偶然畢命網羅。
群蟻爭收墜翼,
策勛歸去南柯。
齏黃鯉赤太凡生,
莼紫棖青道不行。
暫喜滿盤堆玉臛,
誤教陳粟傲香粳。
汀樹猶青未著霜,
壟間稗穗已先黃。
放翁皓首歸民籍,
爛醉狂歌坐簀床。
吳王宮中草芊芊,西施今去幾千年。胥門江水流不歇,虎丘山色還依然。
我來江上一懷古,前代興亡難盡數。月明獨自倚孤篷,疏雨沈沈夜當午。
菱鏡愁秋怨折磨,
西風顰損黛雙娥。
瓊花莫怪無人護,
濁氣熏天祿蠹多。
新裁白苧惜嬌嬈,
向晚相將度畫橋。
碧水溶溶山宛宛,
年華多在此中消。